城市开放空间评价体系指标内容筛选调查表(第二轮)

Q1:城市开放空间社会功能层面,“可达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步行可达性
内部交通便捷性
出入口合理性
空间内部道路的完整性

Q2:城市开放空间社会功能层面,“交通层面”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辐射范围

Q3:城市开放空间社会功能层面,“使用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设施均享性
公众参与性
空间的开放性
空间使用全时性

Q4:城市开放空间社会功能层面,“经济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经济促进性
正常使用保障
设施运行保障

Q5:城市开放空间社会功能层面,“社会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治安管理状况
清洁卫生水平
管理运行效率
政策宣传

Q6:您认为还需要加入的社会功能层面的评价指标:

Q7:城市开放空间自然生态层面,“环境质量”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空间空气质量
空间噪音影响
空间水环境
日照时间
生态系统循环程度

Q8:城市开放空间自然生态层面,“空间微气候”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遮阴比
环度
环境容量
生态可修复性
生态技术运用

Q9:城市开放空间自然生态层面,“宜人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空气、水体洁净度
地面铺装
无障碍交通系统完善
坐憩设施数量

Q10:城市开放空间自然生态层面,“空间容量”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空地率
地形条件
休憩空间间隔距离

Q11:您认为还需要加入的自然生态层面的评价指标:

Q12: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美学层面,“整体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使用者感受
景观节点均匀度
空间整体品质
整体色彩

Q13: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美学层面,“多样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景观要素丰富度
景观空间变化
空间体多样性
植物种类
艺术处理灵活多样

Q14: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美学层面,“自然度”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绿量
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绿视率
人工设施与环境协调性

Q15: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美学层面,“可识别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视线通畅
轮廓性完整
界面连续性
区段可识别性

Q16: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美学层面,“美观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建筑小品艺术性
景观艺术处理
夜景照明
公共设施艺术性

Q17:您认为还需要加入的景观美学层面的评价指标:

Q18:城市开放空间地域人文层面,“地域元素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当地植物应用
文化元素运用
当地材料运用
人文元素汇集

Q19:城市开放空间地域人文层面,“地域元素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场所文化性
建筑小品文化性
空间归属感
地域文脉转译
民俗活动

Q20:您认为还需要加入的地域人文层面的评价指标:

问卷网
城市开放空间评价体系指标内容筛选调查表(第二轮)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20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