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情人节(2.14)和七夕(农历7.7)你更愿意过哪一个节日?
Q3:赑屃bì xì,猋biāo, 骉biāo, 麤cū, 毳cuì,掱pá,这些字没有拼音你会读吗?
Q4:你知道 “程门立雪”,“管鲍之交”、“崔枢还珠” 这些传统道德典故吗?
Q6: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选起了一场“儒家热”,但是 在国内却倍受冷落,请问您对有什么看法?
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
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积极纠正
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
说明中国 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浅薄
Q7:对于现如今解读传统文化的新方式有什么看法?(如“百家讲坛”“红楼梦选秀”等活动)
赞同,能够引起人们关注传统文化
只关注与其娱乐性但忽略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
注入太多商业化因素,属于快餐文化,不赞同
不太了解
Q8: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式,您认为对在校学生应不应该开设中国文化课,开设兴趣班等?
有必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去了解并发扬其精华。
没有必要。因为我国学生在校学习忙碌,无暇顾及。
Q9: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您怎么看待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仁即爱人,义即正义,礼即有礼,智即求知,信即诚信)
已经不符合现在人际交往的需要了
未必做得到,但是是我追求的价值观
虽然赞同,但不支持以此待人
无所谓
Q13:你觉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经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现代艺术与外国艺术的冲击
人们审美标准的改变
时代的变迁,流行文化的盛行
其他因素
Q14: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风俗渐渐被人们所忽略了。您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社会本身缺乏一种文化氛围与宣传
传统节日的习俗已经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了
大部分人对于传统节日的习俗不了解
西方节日文化的碰撞与摩擦
我国教育方面对此的不重视,导致从青少年开始对传统文化的忽略
Q15:您认为当代青年学生在继承、发扬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上应该怎样做?
平时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
主要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
有可能的话,投身传统文化事业
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