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资源创新研究部岗位认证考试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姓名

A1

Q2:对主风向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主风向是风向出现频率最多的方向
主风向一般是22.5的整数倍
主风向分为风速对应的主风向和风能对应的主风向
主风向是一种概率统计

Q3:根据国标GB/T 18710-2002所述有效数据完整率应达到( )

90%
95%
98%
99%

Q4:山地复杂项目引起微地形机组发电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切变变大
湍流引起
地形起伏引起风向变化导致出现背风情况
尾流影响

Q5:在后评估过程中,实际功率曲线与理论功率曲线对比,导致两者偏差最大的重要的因素是

选取半年时间数据段
机舱传递函数NTF修正
采用变流器有功功率数据

Q6:根据国标GB/T 18710-2002所述每小时平均风速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为( )

<3m/s
<4m/s
<5m/s
< 6m/s

Q7:风能是属于______的转化形式

太阳能
潮汐能
生物质能
其他能源

Q8:目前能提供的卫星地形数据最高分辨率能达到多少

0.76m
1m
2m
10m

Q9:对湍流描述不正确的是( )

随机性
线性
扩散性
涡旋性

Q10:超声风速计测量是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随()改变而改变的

风速
密度
温度

Q11:影响风电场发电量的因素不包括( )

机组尾流的影响
电网限电的影响
机组可利用率的影响
启动风速以下时,机组故障维修的影响

Q12:利用相应测风时长的数据将其插补到全年后,看平均风速的偏差,测风时长为1个月的平均风速偏差是测风时长为11月平均风速偏差的将近( )倍

2
5
10
20

Q13:Windcube雷达10min数据文件格式为( )

.txt
.dat
.sta
.csv

Q14:风能利用率Cp最大值可达______

45%
59%
65%
80%

Q15:在近地面层所受力一般为( )

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

Q16:精益生产方式认为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哪一阶段

产品开发阶段
产品制造阶段
产品存储阶段
产品销售阶段

Q17:PDCA中,D是指什么

计划
执行
检查
处理

Q18:WT风资源评估基于以下哪个假设( )

流场是定常的
流场是非定常的
流场是层流
流场是线性的

Q19:一般情况下,虚拟测风塔服务可以提供()数据,特殊需求下也可以提供温度、压强等数据。

指定年份的风速平均值
指定年份的风场TAB文件
指定年份的风速、风向时间序列
指定年份的风速、风向、湍流时间序列

Q20:气象模式中有千余种物理参数组合方案,不同区域、不同气象条件下模拟结果会有所不同。经过700+余次实验、对比不同区域的模拟结果,共得到()组适合我国气象条件的参数化方案组合

7
8
9
10

Q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瑞利分布是指经常用于风速的概率分布函数,分布函数取决于一个调节参数,即控制平均风速分布的尺度参数。
瑞利分布是形状参数等于2 的威布尔分布,形状参数越小,风速越集中在平均风速。
自然界大多数情况风速分布符合威布尔分布。
尺度参数一般大于年均平均风速。

Q22: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开展地形图测绘时,相邻航线旁向重叠度最低不小于( )

30%
50%
60%
80%

Q23:无人机航测飞行结束后,无人机的飞行成果包括( )

像控点
单幅照片及每张照片拍摄时刻的位置信息
测绘地形图
地表高程模型

Q24:关于湍流模型的论述正确的是

风流场是湍流所以模拟必须要用湍流模型
所有的湍流模型都是不准确的
只要湍流模型参数设置准确湍流模拟就是准确的

Q25:利用无人机航测构建三维实景模型过程中,由( )技术构建测区点云模型

倾斜摄影
同名点匹配
空中三角测量
微分正射校正

Q26:一般认为当迎风坡的坡度达到( )就有可能发生脱流现象

15°
17°
19°
22°

Q27:我们在工作中的计算得到的发电量是对应( )概率下的发电量

P90
p75
P50
P60

Q28:对于机组排布考虑因素一般不包括( )

发电产量
土地属性
建设难度
整体美观

Q29:机组排布时考虑对于噪音要求,夜间不得高于( )

80分贝
75分贝
55分贝
45分贝

Q30:某风电场空气密度为1.13kg/m3,年平均风速为8.2m/s,50年一遇最大阵风速为58.2m/s,按照IEC标准,此风电场属于______类风区。

I类
II类
III类
超I类

Q31:我国建设风电场时,一般要求在当地连续测风______以上。

3个月
6个月
3年
1年

:分割线

Q32:以下哪些是风电场选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风况
电网接入对端站的位置及负荷
场址的地形
交通

Q33:风能的大小与什么成正比()

空气密度
扫风面积
风速
海拔

Q34:风电场发电量后评估分析呈现有那些内容( )

地形地貌分析
发电量分析
机组性能分析
微观选址复核验证

Q35:以下哪些数据是GIS常用的数据类型

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
格点数据
三维数据

Q36:下列哪些属于CFD在风资源评估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

当地形坡度大于17度时脱流现象发生的概率增加,地形加速效应不再遵循线性规律
当地形或障碍物三维效应明显时,线性模型不能准确评估风险及风速
对于大型风电场普通尾流模型低估后排发电机组受到的尾流影响,从而高估发电量
平坦地形的风资源评估

Q37:评估风资源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风切变系数
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的50年一遇最大和极大风速
入流角度
轮毂高度处的特征湍流强度

Q38:下列哪些属于风机尾流评估偏差对风资源评估的影响

风电场之间的影响不明确
发电量评估不确定性较大
影响排布效果
风电场发电无法实现最优化

Q39:风在平坦的近地面层,风切变变化一般特征为()

高度越高风速越大
风速随高度变化主要取决于地面粗糙度
一般采用指数公式
风切变无规律可循

Q40:我们一般用以下哪些概念来描述地面粗糙状况()

粗糙度等级
粗糙度
林地茂密程度
森林覆盖率

Q41:测绘地形图可以应用于以下哪几种业务场景

风场流体模拟仿真
风机排布
道路设计与工程量统计
线路及排塔设计

Q42:虚拟测风塔服务按地形不同精度有不同的偏差区间。平原、复杂山地、风险项目的偏差区间依次为()m/s

≤0.1
≤0.2
≤0.3
≤0.4

Q43:当风流从一个表面类型过渡到不同特性层时()

风流结构会调整适应新的表面特征
动力和热力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风流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边界层内的风、湍流、温度和湿度都发生垂直变化

Q44:影响风机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风电场的排列效率
风电场的地形效率
机组的可利用率
天气等自然因素

Q45:项目考察应重点收集和了解的资料是什么?

气象站基本资料、周边风场及测风情况等
附近变电站容量、电压等级、负荷容量、母线线径、近远期规划、距离风电场距离等
交通运输条件
开发可能涉及到的风险点

Q46:为保证结果的准确,虚拟测风塔采用的5大技术模块分别是()

精细地形
物理过程
资料同化
模式集合
风险把控
定制化模拟

Q47:常见的风电场测绘手段有( )

无人机航测
传统人工外业测绘
有人飞行航测
卫星测绘

Q48:对于极端风况描述正确的是()

50年一遇极端风况是50年内发生概率为2%
极端风况是机组选型的重要依据
极端风况遵循威布尔分布
极端风况还包括极端风切变和极端湍流

Q49:在风电场场址选择时可采用以下哪些定性方法初步判断风能资源是否丰富

地形地貌特征判别法
植物变形判别法
风成地貌判别法
当地居民调查判别法

Q50:下列关于风切变正确的说法是()

风切变是用来表征同一位置两个不同高度风速的关系
符合对数函数形式
仅与粗糙度有关系
负切变对机组会产生不利影响

Q51:目前金风有那些发电量提升方式手段

能巢系统 
移机
增加VG
叶片加长

:分割线

Q52:进行风电场发电量后评估项目过程中,前后期对比工作阶段,发现有几份不同的前期计算理论发电量报告,可以随便选取一份进行对比分析。

×

Q53:风电场总折减系数为各项折减系数之和。

×

Q54:某风电场在进行微观选址时,使用的是6D-4D排布。此处的D指的是塔筒直径。

×

Q55:激光雷达测量风速的精度约为0.1m/s。

×

Q56:风区的判断标准是平均风速和湍流

×

Q57:气流在迎风坡保持风速的剖面特征,风速在山脚附近减小。

×

Q58:风电场宏观选址即风电场场址的选择,是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通过比较和分析,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

×

Q59:无人机数字化风电场三维实景建模地表分辨率可达厘米级。

×

Q60:虚拟测风塔数据可根据周围50KM内观测数据更新,进行迭代优化。

×

Q61:无人机航空摄影瞬间物点、像点和投影中心(通常是镜头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描述这三点共线的数学表达式称之为共线方程。

×

Q62:风况是风电场选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

:分割线

Q63:峡谷风特点有哪些?(注:答案如有90%雷同,此题不得分)

选项1

Q64:项目总投资都有那几块构成,各模块占比总投资比重是多少?

选项1

Q65:请简述脉冲激光雷达测量原理及其相关假设。(注:答案如有90%雷同,此题不得分)

选项1

Q66:请列举风电场发电量后评估所需要的收集资料清单。(列举重要7条即可)(注:答案如有90%雷同,此题不得分)

选项1
问卷网
风资源创新研究部岗位认证考试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69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