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数学学习情况自查报告 (五年级)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52
题目数
分享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
:孩子们、家长们: 咱们的空中课堂即将告一段落,为了如实、客观、精准地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特绘制此自查报告。请同学们对照相应知识点,逐一核对并如实勾选;辛苦家长核实孩子勾选的情况,便于充分了解学情,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和方案,感谢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分值越高代表你掌握的越好喔!)
Q1:姓名
Q2:班级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Q3:能用画图的方法表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Q4: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Q5:能根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运算律正确进行分数计算。
Q6:能借助画图理解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Q7:掌握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会比较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大小。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Q8: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各要素名称(棱、顶点、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顶点、面的特点。
Q9: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会根据长方体图找出长、宽、高。
Q10:理解正方体的特殊性及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Q11: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要用铁丝做一个棱长为8cm的正方体框架,至少要用多长的铁丝?
Q12:能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以及长、宽、高三项中的两项,求另一项。能根据正方体棱长总和,求棱长。
Q13: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知道要计算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Q14:会利用正方体6个面面积相等的特点,掌握求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Q15:认识简单的正方体展开图。(共有11种展开图,分别是1-4-1 型 ,2-3-1型,2-2-2型,3-3型)
Q16:能正确的判断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相对的面,并标出每个面的长和宽。
Q17:会按照一定的方式或者规则(例如可以按面的朝向如正面、侧面、上面)对露在外面的面进行观察,不重复不漏数。能根据露在外面的面数正确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
Q18:能通过正方体纸箱堆放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探索发现规律。
Q19:会根据题意,想象如果换一种堆放方法,露在外面的面是否会发生变化。
Q20:能够通过想象思考,知道几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之后,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的小正方体表面积之和是否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Q21: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能通过画图来表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Q22:掌握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Q23:掌握判断积与乘数大小关系的规律。
Q24:知道什么是倒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Q25:能够结合实际,理解什么是体积和容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或者物体的摆放方式发生改变,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吗?
Q26: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计量单位。能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以及1毫升、1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的描述这些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Q27:能应用体积和容积单位,正确填写常见物体体积或容器容积的合适单位。
Q28:掌握体积单位之间、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Q29:掌握体积、容积大单位与小单位之间的互化方法,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Q30: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会用字母表示。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问题。
Q31:能通过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与水面升高之间的关系,以及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的量,了解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能应用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Q3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Q33: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
Q34: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两地间的距离)。
Q35:掌握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数学好玩》
Q36:知道“象征性长跑活动方案”的几个关键要素,并会设计“象征性长跑活动方案”。
Q37:会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
Q38:知道如果将多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包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并会解决如下问题:(1)会画出不同包装方案的草图;(2)会求出拼装后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3)会判断哪种方法最省包装纸。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Q39: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绘制时注意的要点。
Q40: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注意要点。
Q41: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判断数量的变化快慢。
Q42: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Q43: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够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Q44:能够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能够理解掌握实际比赛中平均数的计分方法。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