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文底蕴内涵及要素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们正在参加课题《人文底蕴的内涵要素及其培养策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现对我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底蕴渗透状态进行问卷调查,请您如实作答。您的回答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宝贵依据,真诚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Q1:1.您所教学科属于:

○人文学科
○自然学科

Q2:2.您的教龄在哪个范围:

○ 3年以内 ○ 3-5年 ○ 6-10年
○11-15年 ○ 16年以上

Q3:3.你对人文底蕴的内涵要素有多了解?

○ 非常不了解 ○ 不了解 ○ 难以确定
○ 了解 ○ 非常了解

Q4:4.你能否完整说出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

○能
○不完整
○说不出

Q5:5.你认为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人文底蕴包含哪些内容?

○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
○审美情趣
○创造能力
○科学素养
○文化认同

Q6:6.人文积淀作为人文底蕴的有机组成部分,你认为以下哪项是人文积淀的维度?

○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
○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
○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
○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Q7:7.你认为丰富自己人文底蕴的有效方式是

○多阅读名著
○看名家的文学评论
○听老师讲解
○看相关影视作品

Q8:8.近年来一直有对中华传统文化式微的担忧,你是否认同增加古典文学入选语文教材的篇目?

○认同
○不认同

Q9:9.文化冲突是你认为国人在走向世界时遇到最严重的问题吗?

○是
○不是

Q10:10.下面关于美的陈述,你更认同哪句?(单选题)

○ 美是让人产生美好感受的形象。
○美是让人产生舒适感的体验。
○美是让人感动并激发善念的情绪。
○美是使万物有序运行的一种规则。

Q11:11.你认为美感与认知距离的关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十分熟悉的美好事物可能导致观赏者获得的美感减少。
○ 美感与认知距离的关系是变化的而非静态的。
○ 合适于观赏者的认知距离能使美感最大化。

Q12:12.你认为老师渗透传统优秀文化或精神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吗?

○ 多数能引起
○ 偶尔能
○ 不能

Q13:13.金庸先生在逝世前一两年里将以前许多作品的瑕疵以及读者不满意的结局进行了修改,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 精益求精,理当如此。
○ 狗尾续貂,破坏了原版人物的经典形象。
○ 多此一举,文学作品应当保留读者的再创作空间。
○ 重视读者,迎合当下社会的审美趣味。

Q14:14. 在您的课堂教学中,您会使用像音乐、故事、游戏这类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吗?

○ 总是 ○ 常常 ○ 有时候 ○ 很少 ○ 从未

Q15:15.你认为多了解时政热点对提升人文底蕴有意义吗?

○ 很有意义 ○ 有些意义 ○ 没有意义

Q16:16.对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你有什么看法?

○ 随便,无所谓
○ 直接抛弃
○ 用行动去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问卷网
关于人文底蕴内涵及要素的调查问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2
频次
17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