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第一学期地理学科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Q1:如图,图中M与地球都是太阳系里的行星,图中箭头显示了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的(  )项[图片]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随意性

Q2: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宣称在鲸鱼座τ星恒星系统中存在着一颗超级地球,“鲸鱼座τ星e”行星作为超级地球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它位于恒星的宜居地带。虽然这些系外行星尚未进一步证实,但这项研究具有深远意义。阅读材料,“鲸鱼座τ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  )

A.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普通的星球
B.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
D.该行星上有适合生命物质生存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Q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矿物燃料,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Q4:读部分地质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图片]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鱼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Q5: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联系图中四大圈层,能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图片]

A.太阳辐射
B.热力环流
C.水循环
D.海陆变迁

Q6:如图为某经线附近莫霍界面的深度分布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

A.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B.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C.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厚
D.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

Q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③臭氧可以吸收全部的太阳紫外线④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Q8: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Q9:请选择一个选项“火山冬天”是指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导致全球当年或数年没有夏天只有冬天的现象。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二氧化硫和火山灰,北半球温度大降。2014年8月22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但未出现“火山冬天”现象。图2为“‘火山冬天’原理示意图”,如图为冰岛位置图。据此完成问题。“火山冬天”的形成主要是(  )[图片]

A.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弥漫在对流层,反射太阳辐射
B.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在平流层反射太阳辐射
C.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D.火山喷发形成酸雨,散射太阳辐射

Q10:如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a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②图中b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③图中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④图中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气压梯度力[图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Q11:2018年7月20日,石嘴山市暴雨导致城市内涝。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能正确表示这次暴雨引起河流汛期的是(  )[图片]

A
B
C
D

Q12:如图表示某海城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下题: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图片]

A.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
C.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Q13:读“部分海域洋流分布图”,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图片]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使南美洲西岸气候海洋性质特征显著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海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海岸海域

Q14:关于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片]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向
B.c线处为山脊,d线处为山谷
C.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
D.e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Q15:如A、B、C、D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长江中游某河段MN所示河床横断面形态特点的是(  )[图片1][图片2]

A
B
C
D

Q16: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如图示意冰楔作用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题。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图片]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Q17: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年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较少
B.在常年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
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
D.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气候的温度、降水量呈负相关

Q18:下列序号的排列符合土壤形成过程的是(  )①积累少量的有机质和养分,形成原始土壤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作用④形成疏松母质,释放养分⑤积累大量有机质和养分,形成成熟的土壤⑥苔藓植物着生

A.①②⑤③④⑥
B.②④⑥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Q19:如图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读图,回答下题。据图可知,(  )[图片]

A.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
B.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
C.该土壤保温性不好
D.该土壤呈酸性,可能为红壤

Q20: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及山区人口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山地灾害(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等)已成为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读“山地灾害过程图”,图中显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的成因是(  )[图片]

A.干的气候使该地区形成大量松散碎屑物质
B.陡峻山坡成为山地自然灾害形成的地貌条件
C.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是灾害发生的动力条件
D.暴雨和河流是山地自然灾害发生的水源条件

Q21:如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如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图片]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Q22:2019年10月初,肯尼亚多地连降暴雨,该国多地发生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导致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救援工作严重受阻。据此回答下题。br下列有关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在山地丘陵区,暴雨往往会诱发滑坡
B.滑坡只发生在高山地区
C.滑坡只发生在降水多的地区
D.滑坡造成的损失与当地经济水平无关

Q23: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诱发部分区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致使土壤环境质量改变,影响区域生态恢复和农业发展。如图示意2011~2018年间受损点(受地质灾害破坏)和对照点(未受灾害破坏)的土壤理化指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题。[图片]为修复受损地的土壤,首先要(  )

A.植树造林种草
B.增施有机肥料
C.改变土体结构
D.增加土壤水分

Q24: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题。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有效措施是(  )① 控制水流量②修筑梯田③植树造林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图片]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Q25:重大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计算机系统

Q26:如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写清楚题号)[图片](1)界面A的名称是( ),地球内部圈层①是( )   ,其厚度变化规律是(  )(2)圈层③是( )层,一般认为该层是( )的主要发源地。该层以上圈层②的名称是( )。(3)地震波S经过地球内部B界面附近时,其变化情况是( ),表明圈层④的物质状态是(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别是( )   和(  )。

选项1

Q27:读图“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片](1)八颗行星中,A表示( ),B表示( ),D表示( )。 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 )行星。小行星带主要位于( )和( )之间(填名称)。(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 )向 ( )。另外,还具有近圆性和( )性。(3)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 )(填字母)。(4)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一定会发生的现象有( )(选择)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则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选择)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B.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拥有适宜的温度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得地球吸引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大气D.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选项1

Q28: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片](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F( ),I( )   。(2)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  ),原因( )   。(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选择)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选项1

Q29:如图,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片](1)A层是( )层,它的直接热源是( ),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2)B层是( )层,该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该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是( )。(3)大气质量的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 )   (填名称)。其温度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 )运动显著。(4)在55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存在 ( )层,该层使人类实现无线电通信。且该层空气密度 ( )(很小\很大)。

选项1

Q30:“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图1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片](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④( )。(2)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做法有( )( 多项选择题)。A.大力开采利用蓄存的地下水B.建设拦水坝,拦蓄和利用雨水C.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D.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消除水污染E.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水源F.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扩大绿地面积(3)简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选项1

Q31:姓名

A1
问卷网
2020-2021第一学期地理学科期末试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3
频次
31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