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标题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加工中心/数控铣第一套理论试题(第五周)

:同学们,本次测试共100道题,其中,选择题60道,判断题40道,限时30分钟,当你看到这句话时,计时已经开始,同学们抓紧时间答题吧!

Q1:零件图由图形、尺寸线、( )和标题栏组成。

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要求
热处理要求
形位公差要求

Q2:关于尺寸标准规定,( )的描述是错误的。

机件真实大小以图中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机件的每一尺寸可根据读图需要,多次标注
图样中的尺寸若不是以毫米为单位,则需标注相应的计量单位代号或名称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Q3:机械零件的真实大小是以图样上的( )为依据。

技术要求
公差范围
尺寸数值
比例

Q4:关于铸铁,错误的描述是( )。

含碳量大于7%
常用于制作形状复杂零件的毛坯
HT200为铸铁材料
是导轨制作中应用最普遍材料

Q5:下列金属材料牌号中,( )属于有色合金。

GGr15
QAl7
Q460
60Si2Mn

Q6:属于金属物理性能的参数是( )。

强度
硬度
密度
韧性

Q7:下列材料中,属于合金弹簧钢的是( )。

2Crl3
ZGMn13-1
Crl12MoV
60Si2MnA

Q8:GCrl5SiMn钢的含铬量是( )。

1.5%
0.15%
15%
0.015%

Q9:当钢材的硬度在( )范围内时,其加工性能较好。

20-40HRC
160-230HBS
58-64HRC
500-550HBW

Q10:用于加工高速切削高温合金和热喷涂材料工件,应选用( )非金属材料。

立方氮化硼
人造金刚石
陶粒
氮化硼

Q11:精车刀修光刃的长度应( )进给量。

等于
大于
小于
减去

Q12:关于车刀的几何角度,错误的描述是( )。

后角作用是减少后刀面与切削表面之间的摩擦
刃倾角不影响残留面积高度
减小主偏角,会使刀具寿命降低
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Q13: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

基本偏差
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标准公差

Q14: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是( )。

因为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Q15:在下列情况中,不能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是( )。

滚动轴承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
柴油机中活塞连杆组件的配合
滚动轴承内圈与转轴轴颈的配合
采用冷拔圆型材作轴

Q16:( )是指工件加工表面所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微观几何形状不平度。

表面粗糙度
波度
表面光洁度
公差等级

Q17:表面越粗糙的零件,在间隙配合中,由于磨损增加而使间隙( )。

不变
增大
减小
为零

Q18:扩孔一般用于孔的( )。

粗加工
半精加工
精加工
超精加工

Q19:在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中,代号Ra指的是(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微观不平十点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微观不平十点高度,轮廓最大高度都不正确

Q20: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不包括( )。

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对零件塑性的影响
对零件抗腐蚀性的影响
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Q21:毛坯的形状误差对下一工序的影响表现为( )复映。

计算
公差
误差
运算

Q22: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毛坯种类。当零件形状复杂时,应选择( )毛坯。

焊接件
锻件
型材
铸件

Q23:适应性最广的毛坯种类是( )。

铸造
锻造
粉末冶金
型材

Q24:切削系统中,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和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

跳动和稳定性
刚性和稳定性
刚性和跳动
跳动和切削能力

Q25: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 )。请从下列组合中选择正确的一组。

提高接触刚度
提高工件刚度
提高机床部件的刚度
装夹工件注意减少夹紧变形
减少配合件的实际接触面积

Q26: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圆弧,刀具截形曲线可用( )代替,并计算出这个圆弧的半径。

近似
一条线
一个点
一个面

Q27:与常规切削加工相比,高速切削加工的单位时间内材料切除率( )。

低于常规切削加工
是常规切削加工的3~6倍或更高
略高于常规切削加工
与常规切削加工相当

Q28:数控加工的批量生产中,当本道工序定位基准与上道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就难以保证本道工序将要加工表面与上道工序已加工表面之间的( )。

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
位置精度
形状精度

Q29:工件在机床上或在夹具中装夹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相对于刀具切削位置的面叫。( )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工艺基准
定位基准

Q30:提高数控加工生产率可以通过缩减基本时间,缩短辅助时间,让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合等方法来实现。例如采用加工中心,多工位机床等都属于( )。

同时缩短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缩短辅助时间
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合
缩减基本时间

Q31: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对单件生产,大都采用( )。

工序分散法
工序集中法
流水作用法
其他

Q32: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最基础的部分是( )的集成。

CAPP/CAM
CAD/CAPP
CAD/CAM
CAPP/CNC

Q33:只有在( )精度很高时,重复定位才允许使用。

设计元件
设计基准
定位元件
定位基准

Q34:工件两顶尖装夹必须松紧适当,若回转顶尖产生径向跳动,会使工件产生( )误差。

圆度
平行度
直线度
圆跳度

Q35:背吃刀量主要受( )的制约。

工件材料
机床刚度
刀具使用寿命
刀具材质

Q36:编制加工牙等宽的变导程螺纹车削程序除了每转过360°要修改螺距外还要( )。

分多次进刀,每次改变在圆周上的起始位置
分多次进刀,每次改变径向位置
分多次进刀,每次改变轴向起始位置
分多次进刀,每次同时改变轴向起始位置和圆周上的起始位置

Q37:为了改善复合螺纹加工指令车削螺纹的表面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减小吃刀深度
改变刀具
修改主轴转速
把刀尖角参数设置比实际刀尖角小

Q38:镗削精度高的孔时,粗镗后,在工件上的切削热达到( )后再进行精镗。

热平衡
热变形
热膨胀
热伸长

Q39:镗削内孔时,床身导轨与主轴若不平行,会使加工的孔出现( )误差。

锥度
圆柱度
圆度
直线度

Q40:车锥度时,车刀安装不对工件中心,则工件表面会产生( )误差。

表面粗糙度
尺寸精度
双曲线
圆度

Q41:机床主轴箱内一般采用( )。

手工定时润滑
针阀式注油油杯润滑
自动定时润滑
溅油润滑

Q42:可以在任意位置传递两轴之间的运动的传动方式是( )。

齿轮传动
轮传动
蜗杆传动
带传动

Q43:传动轴的功能是( )。

承受弯矩
承受转矩
实现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间转换
承受弯具和转矩

Q44:辅助支承限制( )个自由度。

2
1
0
3

Q45:工件在小锥度芯轴上定位,可限制( )个自由度。

Q46:下列关于基轴制的描述中,( )是不正确的。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基轴制的轴是配合的基准件
基准轴的上偏差数值为为零
基准孔下偏差为负值

Q47:钢的品种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 )。

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
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普通质量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等

Q48:曲率变化不大,精度要求不高的曲面轮廓,宜采用( )。

两轴半加工
三轴联动加工
四轴联动加工
两轴联动加工

Q49:机床回零时,到达机床原点行程开关被压下,所产生的机床原点信号送入( )。

伺服系统
数控系统
显示器
PLC

Q50:限位开关在电路中起的作用是( )。

短路保护
行程控制
欠压保护
过载保护

Q51:数控机床的脉冲当量是指( )。

数控机床移动部件每分钟位移量
数控机床移动部件每分钟进给量
数控机床移动部件每秒钟位移量
每个脉冲信号使数控机床移动部件产生的位移量

Q52:从数控系统的功能来分,FS-0iC数控系统属于( )。

标准型数控系统
经济型数控系统
开环数控系统
开放式数控系统

Q53:数控设备中,可加工最复杂零件的控制系统是( )系统。

点位控制
轮廓控制
直线控制
以上都不是

Q54:按照机床运动的控制轨迹分类,加工中心属于( )。

点位控制
轮廓控制
直线控制
远程控制

Q55:滚珠丝杠螺母副消除间隙的目的是( )。

提高反向传动精度
减小摩擦力矩
增大驱动力矩
提高使用寿命

Q56:采用双导程蜗杆传递运动是为了( )。

增大减速比
增加预紧力
提高传动效率
消除或调整传动副的间隙

Q57: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与丝杠联接,通常是电机轴与丝杠之间采用锥环无键联接或高精度十字联轴器联接,从而使进给传动系统具有较高的( )和传动刚度,并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

传动位置
传动精度
运行速度
传动频率

Q58:数控机床进给传动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中( )把机床进给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所以又称为“零传动”。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与丝杆连接
电动机通过齿轮与丝杆连接
电动机通过齿形带与丝杆连接
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

Q59:在加工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铣刀( )可能引起的振动。

大悬伸
过大的主偏角
逆铣
密齿

Q60:以下( )系统适用于大扭距切削。

有电主轴的主传动
通过带传动的主传动
由主轴电动机直接驱动的主传动
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

Q61:曲轴零件图主要由一个主视图和局部剖图组成。

×

Q62:轴类零件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主视图要符合零件的加工位置。

×

Q63:零件图未注出公差的尺寸,就是没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

Q64:设计基准是零件图上用以确定零件上其它要素(点、线、面)位置(方向)所依据的点、线、面。

×

Q65:硬质合金是一种耐磨性好,耐热性高,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多较高的一种刀具材料。

×

Q66:为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

Q67:中温回火加热温度为100℃~150℃。

×

Q68:调质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

Q69:刀具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上升。

×

Q70:加工脆性材料刀具容易崩刃。

×

Q71:刃磨车削右旋丝杠的螺纹车刀时,刀具的左侧工作后角应大于右侧工作后角。

×

Q72:圆弧车刀具有宽刃切削性质使精车余量相当均匀,改善切削性能。

×

Q73:国际规定形位公差共十四项,其中形状公差六项,位置公差八项。

×

Q74:平行度、对称度同属于位置公差。

×

Q75:外排屑深孔钻主要用于直径为2cm~20cm的毛坯又是实体材料的深孔。

×

Q76:尺寸链组成环中,由于该环增大而闭环随之减小的环称为减环。

×

Q77: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B对应的变量是#2。

×

Q78:在等误差法直线段逼近的节点计算中,任意相邻两节点间的逼近误差为不等误差。

×

Q79:控制指令IF[<条件表达式>]GOTOn表示若条件成立,则转向段号为n的程序段。

×

Q80:(SO代码与EIA代码的区别是ISO是大写字母,EIA是小写字母。

×

Q81:所谓前刀面磨损就是形成月牙洼的磨损,一般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引起的。

×

Q82:车削时的进给量为工件沿刀具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

×

Q83:粗车时的切削抗力小于精车时的切削抗力。

×

Q84:机床的操作、调整和修理应有经验或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行。

×

Q85:在完全定位中,通常要选几个表面为定位基准,不论其定位基准面大小,限制自由度最多的那个基面既为主要定位基面。

×

Q86:圆弧插补与直线插补一样,均可以在空间任意方位实现。

×

Q87:PowerSHAPE是一复杂形体造型系统,它由包含全部基本功能的核心模块,以及几个特殊模块组成。

×

Q88:调用和取消刀具半径补偿,编程时必须同G00、G01指令,并在 XY平面中组合使用。

×

Q89:高速切削是采用高转速、快进给、小背吃刀量来去除材料的一种加工方式。

×

Q90:在大批量生产中,工时定额根据经验估定。

×

Q91:加工中心的鼓轮式刀库和链式刀库相比较,一般链式刀库比鼓轮式刀库容量小。

×

Q92:形位公差用于限制零件的形状与位置误差。

×

Q93: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

Q94:团队精神不能激发职工更大的能量,发掘更大的潜能。

×

Q95:“Vertical machining center”应翻译为是“卧式加工中心”。

×

Q96:加工中心特别适宜加工轮廓形状复杂、加工时间长的模具。

×

Q97:压力控制回路中不可以用增压回路替代高压泵。

×

Q98:润滑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摩擦阻力。

×

Q99:采用半闭环伺服系统的数控机床需要反向间隙补偿。

×

Q100:球墨铸铁通过淬火提高韧性和塑性。

×
问卷网
测评标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102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