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宁武小学雄孟教学点“整校推进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前测问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1
频次
64
题目数
分享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南宁市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现状。问卷采用不记名调查,请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谢谢!
:基本情况
Q1:1.您的年龄
Q2:2.您的教学经验
Q3:3.您所教授的学科(多选)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Q4:1.教师是否具备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情的能力?
Q5:2.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时,会考虑以下哪些因素?(多选)
Q6:3.教师会将学情分析结果运用于以下哪些环节?(多选)
Q7:4.教师是否具备根据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能力?
Q8:5.教师是否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的相关经历?如教师拥有相关经历,请简单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Q9:1.教师是否具备获取并评价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
Q10:2.教师是否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
Q11:3.教师是否能够丰富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
Q12:4.教师是否能够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
Q13:5.教师能否在教育教学中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Q14:1.教师是否具备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的能力?
Q15:2.教师是否能够灵活组织、应用多种媒体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解释力?
Q16:3.教师是否能够采用可视化方式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Q17:4.教师能否借助多媒体工具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
Q18:5.教师能否通过演示文稿的应用丰富师生互动的方式?
:A4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Q19:1.教师是否具备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
Q20:2.教师是否能够有序地管理数字教育资源?
Q21:3.教师是否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属性和特征丰富的数字资源库?
Q22:4.教师能否基于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检索效率和利用效率?
Q23:5.教师能否依据教学目标有效整合多种信息资源?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Q24:1.教师是否具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能力?
Q25:2.教师是否能够通过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Q26:3.教师是否能够通过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到切身相关,认同学习目标?
Q27:4.教师能否通过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建立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关联?
Q28:5.教师能否设计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Q29:1.教师是否具备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与优化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的能力?
Q30:2.教师是否有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优化课堂讲授的相关经历?
Q31:3.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讲授时,技术工具的选用是否考虑到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Q32:4.在教师以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讲授的经历中,教师是否为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提供学习支持?
Q33:5.课堂讲授中技术的使用是否发挥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Q34:1.教师是否具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或工具开展课堂总结与提升活动的能力?
Q35:2.教师是否能够通过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理解与应用?
Q36:3.教师是否能够通过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
Q37:4.教师能否通过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Q38:5.教师能否设计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掌握联系、归纳、对比等总结方法?
:A8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Q39:1.教师是否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支持写作表达、推理演算、调研分析等方法教学的能力?
Q40:2.教师是否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清晰、准确地进行方法示范和指导?
Q41:3.教师是否能够在技术支持下创设更为丰富、适切的方法体验、习得和迁移的情景?
Q42:4.教师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检验学生方法掌握的情况?
Q43:5.教师能否借助技术提高教师反馈与指导效果?
: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Q44:1.教师是否具备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能力?
Q45:2.教师能否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
Q46:3.教师能否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Q47:4.教师能否引导学生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
Q48:5.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
:A10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Q49:1.教师是否具备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能力?
Q50:2.教师自身能否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有效地保护个人数据隐私?
Q51:3.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养成电脑防毒、杀毒和信息备份的习惯?
Q52:4.教师能否引导学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Q53:5.教师能否引导学生了解赌博、暴力、色情等网络产品对人的危害,提高学生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