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远程培训课后测试题
:为便于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请您根据培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编制课后测试题,每个学时提供5个单项选择题,每题选项4个,并附答案。
Q1:1.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应急反应力,医院应具备哪些条件( )
A.科学先进、适应卫生系统的业务流程
B.建设标准统一的应急系统
C.提高反应效率和应急质量
D.以上均是
Q2:2. 改善服务,优化就诊流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理念及思维
B.人员配备
C.技术支持
D.硬件设施
Q3:3. 如何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 )
A.标准化的流程及规范
B.合理的人员配备
C.扎实的专业能力
D.以上都是
Q4:4. 下列哪一项不是应急医疗队伍的主要组成( )
A.后勤保卫队
B.医疗应急队
C.护理应急救援队
D.院医疗应急处置专家队
Q5:5.为优化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护理团队应( )
A.及时更新理念
B.丰富理论知识
C.提高专业技术
D.以上都是
Q6:6. 关于气道管理,错误的是( )
A.气道管理是急救与急危重症医护人员的重要急救技术
B.气道管理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C.长时间建立人工气道不易发生不良事件
D.保持气道通畅是抢救的关键
Q7:7. 当给病人进行氧疗时,血氧饱和度最好不要大于( )
A.95%
B.96%
C.93%
D.88%
Q8:8.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主要有( )
A.器械相关的预防
B.与操作相关的预防
C.药物预防和集束化预防
D.以上均对
Q9:9. 气管插管置管过程中,护士应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其目的是为防止( )
A.选心脏骤停
B.气道损伤
C.误入食管、误吸
D.以上均是
Q10:10. 关于气管插管后的正确科学护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妥善固定导管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形成痰栓后,再给予气道湿化
D.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Q11:11. 多发性创伤简称多发伤,对其正确的解释是( )
A.系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的损伤,其中至少一处损伤危及生命。
B.系指在不同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的损伤,其中至少一处损伤危及生命。
C.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创伤
D.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损伤。
Q12:17. 最常见的多发伤为( )
A.高处坠落
B.交通事故
C.挤压伤
D.塌方
Q13:18. 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发伤的典型临床特点( )
A.死亡率高
B.休克发生率高
C.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低
D.感染发生率高
Q14:19.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
A.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有效循环血容量
B.积极抗休克治疗
C.快速评估伤情、确定分类、组织专科抢救
D.以上均是
Q15:20. 下列哪一项是多发伤初级评估的目的( )
A.明确诊断
B.确定是否需要手术
C.明确收治科室
D.确定处理伤员的优先顺序
Q16:21. 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以护理专业为起点,完成基本护理教育课程
B.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C.具有较强的教学及管理能力
D.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及承受力
Q17:22. 国际护士会(ICN)在哪一年首次对护士核心能力进行定义( )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Q18:23. 预检分诊时,若患者存在创伤高危机制,分诊为( )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Q19:24. 下列病情严重程度与分诊级别不相符的是( )
A.Ⅰ级-濒危患者
B.Ⅱ级-危重患者
C.Ⅲ级-急症患者
D.Ⅳ级-危重患者
Q20:25.预检分诊护士最应具备的能力是( )
A.了解预检分诊及工作流程
B.了解预检分诊标准
C.熟记各科室的联系方式
D.专业的决策力及判断力
Q21:26. 灾难现场遇到大批伤员,首要的关键措施是( )
A.快速检伤分类
B.快速转运伤员
C.确定救治场所
D.确定救治措施
Q22:27.下列哪一项不是检伤分类标记的主要作用( )
A.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B.标记伤员的危重程度
C.在灾难检伤分类中避免重复劳动
D.充当伤病员身份识别标记
Q23:28. 根据国际统一标准,对伤病员按照不同颜色进行二次分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 )
A.黑色:死亡
B.红色:危重
C.绿色:轻症
D.黄色:极危重
Q24:29. 关于灾难紧急救援的特点,错误的是( )
A.稳定性
B.急迫性
C.复杂性
D.突发性
Q25:30. 护士在灾难紧急救援的作用( )
A.检伤分类,分配急救优先权
B.及时分流伤病员,安置与救护
C.密切关注心理健康,缓解负性情绪
D.以上均对
Q26:31. 院前急救是指( )
A.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
B.现场互救、自救
C.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D.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
Q27:32. 抢救触电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寻找医护人员
B.切断电源
C.立马实施心肺复苏
D.将伤员背出事发地点
Q28:33. 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A.90-100次/min
B.100-120次/min
C.120-130次/min
D.130-140次/min
Q29:34. 关于院前生命支持,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患者伤情的评估
B.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C.可最大限度的改善预后
D.以上均对
Q30:35. 决定患者生存或死亡的主要时间节点为( )
A.伤后30min
B.伤后60min
C.伤后1h
D.伤后2h
Q31:36. 创伤的3个死亡高峰期中,受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救治影响较大的是( )
A.第1个死亡高峰期
B.第2个死亡高峰期
C.第3个死亡高峰期
D.3个死亡高峰期均难以改善
Q32:37. 在汽车追尾事故中,脊柱的哪个部位最容易受伤?( )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尾部
Q33:38. 以下哪一项是创伤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最常见的原因( )
A.脑外伤
B.低氧血症
C.心肌挫伤
D.室性心率失常
Q34:3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护理问题应立即处理?( )
A.气道阻塞
B.小腿开放性骨折
C.低血压
D.出血
Q35:40. 脑外伤患者出现意识改变,瞳孔不等大的最可能原因为( )
A.酒精中毒
B.颅内压增高
C.低血压
D.基础疾病
Q36:41. 以下哪一种指标可以用来监测体内液体变化( )
A.尿量
B.体征
C.CVP
D.以上均是
Q37:42. 利用PiCCO监测技术可以准确判断心衰合并休克患者的补液时机及补液量,其优点为( )
A.及时清除体内多余液体
B.减少利尿剂及正性肌力药的使用
C.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同时减轻心脏前负荷
D.以上均是
Q38:43. 静脉补钾前,应首先考虑患者的( )
A.尿量
B.血压
C.呼吸
D.脉搏
Q39:44. 关于补液原则,错误的是( )
A.先晶后胶
B.先盐后糖
C.先快后慢
D.控制总量
Q40:45.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
A.K+
B.Ca+
C.Na+
D.Mg2+
Q41:46. 属于闭合性创伤的是( )
A.震荡伤
B.撕脱伤
C.擦伤
D.切割伤
Q42:47. 下列哪项是完整和最适宜的初级评估内容( )
A.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有无家属
B.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体温、脉搏
C.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志情况
D.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全身体检
Q43:48. 伤员分检准确的前提是( )
A.多人判断
B.给予标识
C.快速的分检速度
D.准确的伤情判断
Q44:49. 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措施是( )
A.气管插管
B.吸氧
C.穿刺排气减压
D.剖胸探查修补损伤
Q45:50. 不属于急诊护理观察技巧的是( )
A.问
B.教
C.望
D.听
Q46:51. 关于急救转运的原则,错误的是( )
A.先固定再复苏
B.先重伤再轻伤
C.先救命再治病
D.先救治再转运
Q47:52. 下列哪一项不是暂缓转运的指征( )
A.颈髓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
B.颅内高压,可能发生脑疝者
C.病情较为平稳者
D.心肺等功能严重障碍者
Q48:53. 伤员的转运原则为( )
A.迅速
B.安全
C.防止再次损伤
D.以上均是
Q49:54. 目前急救转运可能存在的问题( )
A.紧急呼救存在延迟
B.道路原因导致急救反应时间延长
C.部分救护人员的懈怠
D.以上均是
Q50:55. 关于伤员的转运,下列错误的是( )
A.途中不中断抢救措施
B.转运途中应密切关注生命体征
C.如有导管滑脱,应立即插入
D.昏迷的病人,头应偏向一侧
Q51:56. 目前创伤救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院前救治时间较长
B.现场救治人员缺乏规范化
C.缺乏创伤专科化救治团队
D.以上都是
Q52:57. 成人心肺复苏打开气道最常用的手法是( )
A.环状软骨压迫法
B.仰头举颏法
C.仰头抬颈法
D.双手推举下颌
Q53:58. 关于创伤复苏单元(TRB),错误的是( )
A.又称创伤复苏区域
B.通常由急诊科与创伤部门共同组成
C.多学科创伤小组是最普遍且高效的服务模式
D.就诊流程较为漫长
Q54:59. 为提高我国严重创伤救治率,应建立( )
A.配备一站式急诊复苏单元
B.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
C.全国推广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
D.以上都是
Q55:60. 为减少医患矛盾及暴力时间的发生,您认为需要( )
A.提高专业能力及服务意识
B.增加医患的有效沟通
C.增加安保力度
D.以上都是
Q56:61. 骨髓腔内输液的时间不超过( )
A.6h
B.12h
C.24h
D.48h
Q57:62. 关于骨髓腔的穿刺部位,错误的是( )
A.左肱骨远端
B.右肱骨近端
C.左胫骨近端
D.右胫骨远端
Q58:63. 骨髓腔穿刺的禁忌症为( )
A.目标骨骨折
B.穿刺部位感染
C.穿刺部位安装假肢或人工关节
D.以上均是
Q59:64. 关于骨髓腔穿刺,错误的是( )
A.不同部位进针角度一样
B.压力越高,输液速度越快
C.肱骨近端输液速度高于胫骨
D.抢救结束,应尽早建立CVC或PICC等静脉通路
Q60:65. 骨髓腔穿刺部位的消毒范围至少是( )
A.5cm
B.6cm
C.8cm
D.10cm
Q61:66. 下列哪一项不是心肺复苏术(CPR)的适应症( )
A.心脏病突发
B.溺水
C.胸腔有开放性创面
D.窒息
Q62:67.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有( )
A.心音听不到
B.脉搏、血压测不到
C.意识突然丧失
D.以上均有
Q63:68.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正确的体位是( )
A.侧卧位
B.仰卧于硬质平面床
C.仰卧于柔软的平面床
D.俯卧位
Q64:69.关于胸外按压,错误的是( )
A.按压部位: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B.按压通气比为15:2
C.实施连续规则的按压
D.胸骨下陷5-6cm
Q65:70.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
A.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B.瞳孔由散大变小
C.出现对光反射
D.以上均对
Q66:71. 空气栓塞时采取的正确卧位( )
A.半卧位
B.端坐卧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
Q67:72. 茂菲氏滴管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 )
A.茂菲氏滴管破裂
B.输液侧肢体位置不当
C.输液速度较快
D.输液管管径粗
Q68:73. 配置过敏试验液的溶媒为( )
A.5%葡萄糖注射液
B.0.9%氯化钠注射液
C.灭菌用水
D.10%葡萄糖注射液
Q69:74. 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D.增加血红蛋白,改善贫血
Q70:75. 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首要的措施为( )
A.置患者为头低足高位
B.加压给氧
C.加快输液速度,扩容补液
D.立即停止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