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2022年本科培养方案制定意见征询调查问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12
题目数
分享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
意见征询单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意见征询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意见征询目的:充分了解学科和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主流教育理念,为吉林大学能源与动力能源动力专业2022版本科培养方案制定提供指导和支撑。意见征询参考文件:吉林大学能源与动力能源动力专业2018版本科培养方案
Q1:您认为本科生培养更应该注重“专业通识教育”还是“专业特色教育”。
Q2:本专业拟培养学生能够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 优化设计、先进制造、 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课程体系也拟基于此目标制定,您认为该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
Q3:您认为本科生课程体系制定应该采取“大类教育”还是“模块化教育”方式。
Q4:您认为本科生课程体系制定应该采取“大类教育”还是“模块化教育”方式。如您选择“模块化教育”或认为应有一定的“模块化教育”,您认为“专业通识课程”与“模块化课程”的分配比重多少合适?
Q5:本专业当前主要的专业通识课程有:工程制图、 电工学、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工程材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热力测试技术、 控制工程基础,您认为其是否合适?
Q6:本专业现行培养方案分为“动力模块”与“热能模块”,您认为该模块划分是否合适?
Q7:本专业“动力模块”现行专业特色课程为《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构造》,您认为该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
Q8:本专业“热能模块”现行专业特色课程为《工程燃烧学》、《锅炉原理与设计》、《热力发电工程》与《制冷原理与设备》,您认为该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
Q9:您认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学科为机械、热力学、流体力学)最需要交叉强化的专业领域是哪些(限选2项)?
Q10:您认为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有哪些需改进或提升的方面?
Q11:您现在的工作/学习阶段
Q12:您所从事/学习的专业领域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