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本次答题60分钟,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班级 姓名 学号

填空1

Q2:下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好(shì)    苔藓 (xiān)    誊写(téng)    发酵(jiào)
B.潜力(qiǎn)     抵御(yù)      侮辱(rǔ)      酝酿(niàng)
C.嫉妒 (jí)    馈赠(kuì)     眼睑(jiǎn)    凛冽(lǐn)
D.耽误 (dān)       依偎(wēi)     颓废(tuí)    高跷(qiào)

Q3:下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等待(dài)       倔强(jiàng)        间断(jiān)
B.龟裂(jūn)       勉强(qiáng)         投奔(bèn)    
C.悄然无声(qiǎo)      博闻强识(zhì)       自传(zhuàn)
D.三更半夜(gēng)      果实累累(lèi)      负荷(hè)     

Q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耀   叮属  恩人   路不拾遗
B.烦琐  销毁   迟延  别出心栽
C.报酬   停泊  崩塌   夜暮降临
D.厌烦  书刊   压抑   众星拱月

Q5: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处心积虑,毫无怨言。
B.白骨精诡计多端,但都被悟空识破了。
C.花园里的花实在是太多了,让我应接不暇。   
D.面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面面相觑,全都答不上来。

Q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主要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的过程,重点写了尝花生的情景。
B.《将相和》主要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
C.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了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热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D.冰心在《忆读书》中向少年儿童展示了她的读书经历,并告诉我们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Q7:下列品析课文有误的一项是( )

A."约130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是动态描写。
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花树的朴实无华。
D.《慈母情深》中母亲的工作环境与《父爱之舟》中我与父亲逛庙会的情景都采用了场景描写的方法,前者突出了母亲挣钱不易,后者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温情。

Q8:下列关于民间故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B.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狐假虎威都是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
C.和别人分享民间故事时,不可以随意变换情节的顺序,这是为了加深听众的印象。 
D.欧洲各国的民间故事精彩纷呈。你可以看到列那狐是如何捉弄其他动物的,也可以看到大象被人类逼迫逃离家长却仍然坚持回乡。

Q9:下列句子中标注斜体字的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园林里的假山和水池,道旁的绿柳和鲜花,各有姿态,又相应成趣。
C.同学们各个斗志昂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D.各种姿态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Q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一】近年来,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总量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民意调查。下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指在外就餐将吃不完的食物用饭盒装好带走)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表。 [图片] 【材料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现今更不能浪费粮食,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摘自人民网、中国文明网)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材料一】,提取关键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打包比例最高的是哪个年龄段?(31—40岁)
B.浪费最严重的是哪个年龄段?(60岁以上)
C.中国每年浪费粮食总量有多少?(600亿公斤)
D.哪个年龄段最需接受节约教育?(20岁及以下)

Q11:学校打算张贴以光盘行动为主的宣传标语,不适合做此活动标语的是哪一项?( )

A.做"光盘一族",成就"节约达人"。
B "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
D.提倡多吃剩菜剩饭,争当"光盘一族"。

Q12:快速阅读第10题的文段,判断句子对错。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3亿人一年的口粮。

Q13:快速阅读第10题的文段,判断句子对错。反对浪费,是对社会资源的珍视,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Q14:快速阅读第10题的文段,判断句子对错。古人懂得节约,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不完就可以浪费。

Q15:快速阅读第10题的文段,判断句子对错。节约从自身做起,每次点餐时都点得正好,全部吃完,不浪费。

Q16:联系生活实际,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提两条建议。

填空1

Q17:根据拼音在括号里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一本好书的意义不可 (1) ɡū liɑng( )。阅读时刻给我(2)qǐ d ( ),(3)pi bn( )我走进许多人的生活。在本册书中,我品尝到了浸满桂花香的(4) ɡāo bǐng ( ),感受到了在那凛冽清晨,手捧着火盆时的那份(5)xin y ( ),看到了母亲弯曲的(6)jǐ bi( ),被廉颇(7)f jīng qǐng zu ( )的精神所折服......那些质朴生动、满带真情实感的篇章,让我(8) xīn kung shn y( )。

填空1

Q18:日积月累1.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爷爷常用居安思危, _______。 教导我要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防患于未然。 2 .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从书中获取新知识,才能不断更新和发展,正如朱熹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3.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为我们提供学习方法。在陶渊明眼中,学习要趁当下,因为盛年不重来, ________。;在孔子看来,要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在心里,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 4.中国古诗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如:《蝉》中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1

Q19:牛郎织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zhù)(1)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2)。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3)七日,鹊首无故(4)皆髡(kū n) (5),相传是日河鼓(6)与织女会于汉东(7) ,役 (8) 乌鹊为梁(9)以渡,故毛皆脱去。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小括号前的字的意思。 (1)天帝怜( )其独处。提示:扩词、组词法 (2)故毛皆( )脱去 。提示:课内迁移法:众皆弃去[图片]

填空1

Q20:织女贵为天帝之女,因婚后废织衽而被天帝惩罚,对于天帝这一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谈谈你的看法。

填空1

Q21:这则故事和我国_________(填传统节日)有关,我还能默写一句关于这个节日的诗句 _______ ,________ 。

填空1

Q22:本学期我们还读了许多民间故事,请你写出三个你喜欢的民间故事:

填空1
问卷网
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54
频次
22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