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三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Q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 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
C. 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
D.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
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Q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3.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Q3:A.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C.加热使碘升华 D.CaO溶于水
4.金属-空气电池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一种新型锌-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Q4:A.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B.电子流向:Zn电极→溶液→复合电极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碱性增强
D.金属-空气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不需要储存在电池内部
5.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锌铜原电池工作时,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会增大
B.图2:纽扣式银锌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2H+==2Ag+H2O
C.图3: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且外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锌32.5g
D.图4:铅蓄电池为二次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Pb2+
6.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CO(g)+Fe2O33CO2(g)+2Fe(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块状Fe2O3改为粉术状,反应速率加快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C.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D.增加Fe2O3的质量,反应速率增大
7.下列关于N2的叙述错误的是
A.N2既可以做氧化剂又可以做还原剂 B.1molN2可与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
C.氮的固定是将N2转化成含氮的化合物 D.在雷雨天,空气中的N2与氧气可反应生成NO
8.能够一次性鉴别FeCl3 、FeCl2 、NaCl 、AlCl3四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 B.Ba(NO3)2溶液 C.NaOH溶液 D.稀硝酸
9.A--D是均含同一种元素的四种物质,且满足如图转换关系。已知A为单质,D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不可能是

Q5:A. B. C. D.

10.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

Q6: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 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 D.用浓氨水和CaO固体制取NH3
11.硝酸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原理相同
B.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原理相同
D.浓硝酸和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原理相同
12.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特别好的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为,合成它的单体是(
A.和 B.和
C. D.
1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Q7:A.A的分子式为C13H16O5 B.1 mol Na2CO3最多能消耗1 mol有机物 A

C.1 mol A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22.4L气体
D.A能发生取代、氧化、水解、加成和加聚反应
14.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和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 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 D.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16.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Q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 g B.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8 g D.V=896 mL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0题4个大题,共52分。
17.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 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当线路中转移0.4 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 近几年开发的甲烷—氧气燃料电池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用KOH作为电池中的电解液。则通入CH4的电极为______极(填“正”或“负”),通入O2的电极反应为 。
18.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Q9:(1) 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从化合价上看,X与水反应所得产物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

(2) 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Q10:则0.5 mol N2(g)和1.5 mol H2(g)生成1 mol NH3(g)的过程_____(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3) 在一个容积3L的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反应开始时n(N2)=1.5mol,n(H2)=4.4mol,2min末n(H2)=0.8mol。
① 前2min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到2min末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下列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N2 B.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He
C.保持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充He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④ 一段时间后,下列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b.单位时间内生成6n mol N﹣H键的同时生成2n mol H﹣H键
c.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e.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f.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19.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最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Q11:(1) 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 验证有机物乙酸中含有-COOH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 。
(3) 写出下列反成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④
(4) 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如图乙装置:
① 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② 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
③ 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
20.氮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学习的重要内容。
I.为了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是N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

Q12:回答下列问题:

(1) 连接好装置加入药品前先要
(2)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微热大试管。该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 充分反应后,打开开关K1,通过气囊鼓入空气,可以观察到烧瓶中 ,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是NO。
(4) NaOH溶液的作用 。
(5) 若将稀硝酸改为浓硝酸,则起氧化性的硝酸和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Ⅱ.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略去)

Q13:(6)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 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填“a”或“b”)
问卷网
高碑店三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13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