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仪器分析随堂测试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电磁辐射的二象性

A.电磁辐射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
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
D.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正确答案)

Q2:可见光、紫外区、红外区、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

A.紫外区和无线电波区
B.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区
C.紫外区和红外区
D.可见区和红外区

Q3: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越小,受激跃迁时吸收电磁辐射的()

A.能量越大
B.频率越高
C.波数越小
D.波长越大

Q4:在吸收光度法中,I/I0定义为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A.吸光度
B.透光率
C.百分透光率
D.消光度

Q5: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

A.波长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峰高值增加
B.波长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值降低
C.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D.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加

Q6:吸光物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峰位(最大吸收波长)取决于

A.电子跃迁概率
B.光程
C.入射光强度
D.电子跃迁能级差

Q7:相同条件下,只是不加试样,依次加入各种试剂和溶剂所得到的溶液称为

A.溶剂空白
B.试剂空白
C.试样空白
D.平行操作空白

Q8: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的光源有

A.卤钨灯
B.氢灯
C.氘灯
D.氦灯

Q9:分光光度法中,使用比色皿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比色皿外壁挂水珠
B.用卫生棉擦去比色皿外壁的水珠
C.手捏比色皿的透光面
D.待测溶液注入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

Q10: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构成元件中不包括

A.聚光镜
B.狭缝
C.色散元件
D.光闸门

Q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据是

A.光的互补原理
B.光谱分析原理
C.光的吸收定律
D.光的波粒二象性

Q12:以下哪项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E.反光镜

Q13:棱镜和光栅可作为

A.滤光元件
B.反光元件
C.分光元件
D.感光元件

Q14:卤钨灯的波长范围是

A.320nm~2500nm
B.150nm~400nm
C.800nm~1600nm
D.150nm~800nm

Q15: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使用参比空白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强度
D.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Q16: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A.200nm~400nm
B.400~800nm
C.500~1000nm
D.700~1200nm

Q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检测器和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空心阴极灯
C.原子化器
D.辐射源

Q18: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辐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吸收的粒子是

A.分子
B.离子
C.基态原子
D.激发态原子

Q19: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温度越高,则热变宽将会

A.越严重
B.越不严重
C.基本不变
D.与相对原子质量无关

Q20: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的作用是

A.产生250nm~760nm的连续光谱
B.发射原子吸收所需的足够尖锐的共振线
C.产生200nm~350nm的连续光谱
D.发射线状光谱

Q21:原子化器的作用是

A.将试样中被测元素转化为吸收特征辐射线的离子
B.将试样中被测元素转化为吸收特征辐射线的基态原子
C.将试样中被测元素电离成离子
D.将试样蒸发脱溶剂而成固体微粒

Q22:每种元素气相状态原子的吸收光谱()

A.只有一条谱线
B.只有两条谱线
C.只有两条共振吸收线
D.有一系列特定波长的吸收谱线

Q23:在原子吸收光谱实验时,钙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越大,钙共振线的半宽度

A.增加
B.减小
C.与等电流无关
D.变化很小

Q24:由于火焰温度很高,多普勒效应增强,这将导致光谱线吸收线

A.强度增大
B.消失
C.变窄
D.变宽

Q25:非火焰原子化器比火焰原子化器灵敏度高,用量少,但背景干扰较

A.大
B.小
C.一般
D.不变

Q2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理论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光源发射线要比吸收线窄得多
B.光源发射线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
C.吸收线要比光源发射线窄得多
D.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

Q27: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A.自然变宽
B.斯塔克变宽
C.洛伦兹变宽
D.多普勒变宽

Q28:用内标法测定元素含量的时候,要求内标元素与被测元素应具有

A.相同的电荷数
B.相似的物理、化学特征
C.相同的周期
D.相同的电离能力

Q29: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升温程序是

A.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
B.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
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
D.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

Q3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准曲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最方便有效呢?

A.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B.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
C.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D.缩小读数标尺

Q31:在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常用的光电传感器类型中,电感耦合器件对于光电倍增管的优势在于()

A.可进行多波长同时检测
B.灵敏度更高
C.响应速度更快
D.驱动方便

Q32:电离的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后产生的发射谱线称为()

A.原子线
B.离子线
C.特征线
D.吸收线

Q33:ICP光源炬管的材质一般是()

A.普通玻璃
B.石英
C.KBr晶体
D.黄铜

Q34: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元素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配制三个或三个以上被测元素标准溶液
B.在相同的条件下分析标准溶液和未知溶液
C.所绘制标准曲线的横、纵坐标分别为被测元素浓度和谱线强度
D.将标准曲线外推至横坐标相交,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未知溶液中被测物的浓度值

Q35:在原子光谱定性分析时,常用来作为标准确定被测元素的发射波长的是()

A.碳光谱
B.氢光谱
C.铁光谱
D.氩光谱

Q36:原子发射光谱法中,使自由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激发态的寿命是()

A.1秒
B.10的负5次方秒
C.10的负8次方秒
D.10的负10次方秒

Q37:获得同一元素原子线和离子线所需的能量通常是

A.相等
B.离子线>原子线
C.原子线>离子线
D.不确定

Q38:现代原子发射光谱仪中,普遍采用光栅和棱镜进行交叉色散,并采用____________ 检测光谱信号。

填空1

Q39:对元素的定性分析时,不能只检测1条灵敏线就下结论,需要找出____________ 条灵敏线才能确定该元素的存在。

填空1

Q40:原子光谱法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 、 和 。

填空1

Q41:姓名

填空1

Q42:学号

填空1
问卷网
卫生仪器分析随堂测试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42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