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五次随堂考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姓名

填空1

Q2:班级

填空1

Q3: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属于(    )

A.控制疾病传变
B.提高抗邪能力
C.避免病邪侵入
D.早期诊断治疗
E.防止疾病发生

Q4:2.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

A.调整阴阳
B.治病求本
C.标本先后
D.调理脏腑
E.扶正祛邪

Q5:3.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    )

A.实则泻之
B.标本兼治
C.热因热用
D.阳病治阴
E.用寒远寒

Q6:4.以下适宜于“塞因塞用”治法的病症是(    )

A.食积腹泻
B.血瘀崩漏
C.气滞腹胀
D.脾虚泄泻
E.阴虚便秘

Q7:5.瘀血所致的崩漏,若正气尚能耐攻,治疗时可(    )

A.扶正
B.祛邪
C.扶正与祛邪兼用
D.先祛邪后扶正
E.先扶正后祛邪

Q8:6.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Q9:7.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
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阳损及阴
E.阳长阴消

Q10:8.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阳亡失

Q11:9..《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Q12:10.形成血虚病机的原因,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

A.失血过多,血脉空虚
B.脾虚气弱,生化无源
C.房劳过度而耗伤
D.久病不愈,慢性消耗
E.思虑无穷而暗耗

Q13:11.发病类型包括:

A.感邪即发
B.伏而后发
C.徐发
D.继发
E.合病与并病

Q14:12.正气抗邪主要表现于:

A.抵御外邪的入侵
B.病位的浅深
C.疾病的不药而愈
D.病情的轻重
E.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

Q15:13.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

A.邪未尽除
B.正虚未复
C.诱因
D.情志不舒
E.气血失和

Q16:14.下列属于逆治法的是(    )

A.寒因寒用
B.虚则补之
C.热者寒之
D.通因通用
E.实则泻之

Q17:15.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    )

A.标本先后
B.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C.正治反治
D.扶正祛邪
E.调整阴阳
问卷网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次随堂考
关于
1年前
更新
2
频次
17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