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选择

Q1:1.以下关于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B.不同组织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各不相同
C.细胞外基质由细胞产生,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D.组织中的纤维和基质属于细胞外基质
E.组织液不属于细胞外基质

Q2:2.对苏木精亲合力强的组织细胞成分是

A.嗜酸性
B.嗜银性
C.嗜碱性
D.中性
E.嗜铬性

Q3:3.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

A.细胞的形态
B.细胞的层数
C.细胞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态
D.细胞的数量
E.分布和功能

Q4:4.微绒毛内纵行排列的结构是

A.微管
B.微丝
C.中间丝
D.微体
E.线粒体

Q5:5.被覆于1型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的上皮是

A.内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单层扁平上皮
D.变移上皮
E.间皮

Q6:6.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间的连接结构由浅至深一般依次是

A.桥粒 紧密连接 黏着小带
B.黏着小带 桥粒 紧密连接
C.桥粒 黏着小带 紧密连接
D.紧密连接 黏着小带 桥粒
E.紧密连接 桥粒 黏着小带

Q7:7.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表示其

A.功能旺盛
B.准备分裂增生
C.功能静止
D.即将死亡
E.进人衰老状态

Q8:8.胞质内含嗜碱性分泌颗粒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纤维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巨噬细胞

Q9:9.肿瘤细胞等可产生能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的物质是

A.透明质酸酶
B.酸性磷酸酶
C.胶原蛋白酶
D.溶菌酶
E.碱性磷酸酶

Q10:10.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

A.肌质网
B.三联体
C.终池
D.横小管
E.纵小管

Q11:11.Z线位于肌原纤维的

A.暗带中央
B.明带中央
C. H带中央
D.暗带与明带之间
E.肌节中央

Q12:12.骨骼肌纤维收缩时

A. A带和H带缩短
B. I带和A带缩短
C.肌节消失
D. I带和H带缩短
E. A带缩短

Q13:13.关于光镜下神经细胞的特点,错误的是

A.细胞形状多种多样,都有突起
B.由胞体上伸出树突和轴突
C.胞核一般较大多呈圆形,异染色质少,核仁大而明显
D.胞体和突起中都有尼氏体
E.胞体和突起中都有神经原纤维

Q14:14.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通过

A.微管
B.神经膜
C.轴膜
D.神经内膜
E.神经束膜

Q15:15.血管内皮细胞的吞饮小泡的主要作用是

A.合成物质
B.吞噬异物
C.分泌产物
D.传递信息
E.物质转运

Q16:16.心脏房室束及其分支主要位于

A.心室的内皮下层
B.心室的心内膜下层
C.心外膜
D.心房的内皮下层
E.心房的心内膜下层

Q17:17.肌性动脉中膜内产生基质和纤维成分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内皮细胞
C.间充质细胞
D.巨噬细胞
E.平滑肌细胞

Q18:18.毛细血管的构成是

A.内膜、中膜和外膜
B.内皮和基膜
C.内皮、基膜、周细胞和平滑肌
D.内皮、基膜和平滑肌
E.内皮、基膜和周细胞

Q19:19.心外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间皮
B.间皮和平滑肌
C.脂肪组织
D.结缔组织和平滑肌
E.间皮和结缔组织

Q20:20.下列专司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网状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Q21:21.有关脾的结构错误的是

A.被膜表面覆有间皮
B.含有大量血窦
C.脾血窦内皮细胞外有不完整的基膜
D.实质是由白髓和红髓构成
E.脾血窦由长杆状内皮细胞组成

Q22:22.在淋巴结和脾中,以T细胞为主的结构是

A.副皮质区和淋巴小结
B.副皮质区和动脉周围淋巴鞘
C.淋巴小结和边缘窦
D.副皮质区和脾索
E.淋巴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

Q23:23.在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结内增多变大的结构是

A.初级淋巴小结
B.深层皮质
C.次级淋巴小结
D.髓质
E.副皮质区

Q24:24.胃黏膜上皮的主要细胞是

A.主细胞
B.表面黏液细胞
C.壁细胞
D.内分泌细胞
E.表面浆液细胞

Q25:25.胃底腺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

A.粗面内质网
B.微管泡系统
C.滑面内质网
D.高尔基复合体
E.细胞内分泌小管

Q26:26.扩大小肠黏膜吸收面积的结构是

A.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
B.纹状缘、绒毛和中央乳糜管
C.绒毛、皱襞和浆膜
D.皱襞、绒毛和小肠腺
E.皱襞、绒毛和纹状缘

Q27:27.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是

A.绒毛表面的黏液层
B.吸收细胞的粗面内质网
C.小肠绒毛内的杯状细胞
D.微绒毛表面的细胞衣
E.吸收细胞的滑面内质网

Q28:28.关于中央乳糜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毛细血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B.是毛细淋巴管,与单糖吸收有关
C.是小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D.是毛细血管,与氨甚酸吸收有关
E.是毛细淋巴管,输送乳糜微粒

Q29:29.下列结构内杯状细胞最丰富的是

A.十二指肠段的小肠腺
B.回肠段的小肠腺
C.阑尾的大肠腺
D.空肠段的小肠腺
E.结肠段的大肠腺

Q30:30.关于肝小叶的特征错误的是

A.由肝细胞单层排列形成肝板
B.切片中肝板呈现为肝细胞索
C.胆小管位于肝板与内皮之间
D.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板呈放射状排列
E.相邻肝板之间为肝血窦

Q31:31.肝细胞产生的胆汁依次通过

A.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肝管 胆总管入十二指肠
B.胆小管 闰管 肝管 胆总管入十二指肠
C.胆小管 闰管 小叶间胆管 肝管 胆总管入十二指肠
D.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闰管 肝管 胆总管入十二指肠
E.闰管 小叶间胆管 肝管 胆管入十二指肠

Q32:32.气管上皮是

A.单层柱状上皮
B.复层柱状上皮
C.单层纤毛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复层扁平上皮

Q33:33.与它的各级分支及肺泡构成肺小叶的是

A.小支气管
B.呼吸性细支气管
C.叶支气管
D.细支气管
E.终末细支气管

Q34:34.肺内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部分有

A.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B.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C.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D.终末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E.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隔

Q35:35.2型肺泡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表面微绒毛多
B.粗面内质网发达
C.有嗜锇性板层小体
D.溶酶体多
E.线粒体相当丰富

Q36:36.肾小体

A.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
B.由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C.由血管球和泌尿小管组成
D.由肾小管和血管球组成
E.由肾小囊 肾小管和集合管组成

Q37:37.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部位是

A.肾小囊和肾小管
B.肾小体和肾小囊
C.肾小体和肾小管
D.集合管
E.肾小管和集合管

Q38:38.分泌肾素的细胞是

A.球旁细胞
B.肾间质细胞
C.球内系膜细胞
D.致密斑
E.足细胞

Q39:39.肾小球旁器的组成哪项是正确的

A.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内和球外系膜细胞
B.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
C.球旁细胞、致密斑
D.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
E.球旁细胞、肾小管

Q40:40.肾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上有刷状缘的是

A.近端小管
B.直集合管
C.远端小管
D.弓状集合管
E.细段

Q41:41.关于内分泌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
B.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合成和分泌激素
C.内分泌细胞就是位于内分泌腺内的细胞
D.激素多数属于含氮物质
E.激素也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

Q42:42.能将分泌物储存于滤泡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松果体
C.垂体
D.甲状旁腺
E.甲状腺

Q43:43.关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皮质最内层
B.腺细胞胞质嗜酸性
C.分泌盐皮质激素
D.腺细胞胞质呈泡沫状或空泡状
E.腺细胞为球形或椭圆形

Q44:44.腺垂体的嗜碱性细胞分泌

A.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催乳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性腺激素
D.缩宫素 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E.催乳激素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Q45:45.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合成于

A.远侧部
B.下丘脑弓状核
C.垂体神经部
D.正中隆起
E.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Q46:46.精子离开生精小管后进入

A.输出小管
B.睾丸网
C.直精小管
D.附睾管
E.输精管

Q47:47.睾丸内产生雄激素的细胞是

A.精原细胞
B.支持细胞
C.睾丸间质细胞
D.精母细胞
E.以上都不对

Q48:48.直接使子宫内膜发生月经周期变化的激素是

A.松弛素
B.雄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卵泡刺激素
E.黄体生成素

Q49:49.放射冠是指

A.紧靠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
B.紧靠卵泡腔的一层卵泡细胞
C.卵泡膜内层的细胞
D.卵泡壁最外层的卵泡细胞
E.卵细胞外的所有卵泡细胞

Q50:50.子宫内膜由分泌期进入月经期的根本原因是

A.螺旋动脉破裂
B.月经黄体退化
C.雌激素水平下降
D.孕激素水平下降
E.排卵后未受精
问卷网
第一套选择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50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