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选择

Q1:1.组织化学技术中,PAS反应可检测组织中的

A.DNA
B.RNA 
C.脂肪
D.蛋白聚糖
E.氨基酸

Q2:2.对伊红亲合力强的组织细胞成分是

A.嗜酸性
B.嗜银性
C.嗜碱性
D.中性
E.嗜铬性

Q3:3.关于变移上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心血管腔面
B.游离面有大量纤毛
C.游离面有大量微绒毛
D.基底面凹凸不平
E.细胞层数和浅层细胞形状可发生变化

Q4:4.纤毛内纵行排列的结构是

A.微管
B.微丝
C.中间丝
D.微体
E.线粒体

Q5:5.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是

A.内皮
B.间皮
C.单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柱状上皮
E.单层立方上皮

Q6:6.与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的两种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
B.巨噬细胞和浆细胞
C.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
D.肥大细胞和浆细胞
E.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Q7:7.构成基质的蛋白聚糖聚合体主干的是

A.透明质酸
B.硫酸软骨索
C.核心蛋白
D.硫酸角质素
E.氨基聚糖

Q8:8.关于疏松结缔组织的特征有错误的是

A.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
B.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
C.细胞有极性,分散于细胞间质中
D.基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多糖
E.蛋白多糖在基质中形成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立体结构

Q9:9.肌原纤维内只有粗肌丝而无细肌丝的部位是

A.H带内
B.I带内
C.相邻Z线之间
D.A带内
E.Z线处

Q10:10.关于肌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I带+ A带组成
B.位于相邻两条Z线之间
C.1/2A +I+1/2A带组成
D.位于M线与Z线之间
E.位于相邻两条M线之间

Q11:11.平滑肌纤维的细肌丝附着于

A. Z线上
B.中间丝
C. M线上
D.粗肌丝
E.密体或密斑

Q12:12.神经元尼氏体分布在

A.胞体和轴突内
B.胞体内
C.树突和胞体内
D.树突和轴突内
E.整个神经元内

Q13:13.数量最多的神经元是

A.运动神经元
B.多极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
D.中间神经元
E.假单极神经元

Q14:14.化学突触内与神经冲动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微丝
C.微管
D.突触小泡
E.神经丝

Q15:15.有孔毛细血管存在于

A.肌组织
B.骨髓
C.中枢神经系统
D.胃肠黏膜
E.肺

Q16:16.大动脉管壁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弹性膜和弹性软骨多
B.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多
C.胶原纤维多
D.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多
E.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多

Q17:17.周细胞存在于

A.小动脉内皮细胞与基膜间
B.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膜间
C.微静脉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
D.微动脉内皮细胞与基膜间
E.毛细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基膜间

Q18:18.微循环是指

A.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B.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C.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D.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E.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Q19:19.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Q20:20.组成脾白髓的结构有

A.脾索和淋巴小结
B.血窦和边缘窦
C.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
D.脾索和脾血窦
E.脾血窦和动脉周围淋巴鞘

Q21:21.关于脾和淋巴结的共同点,错误的是

A.都可滤过淋巴液
B.均有胸腺依赖区
C.均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被膜组织均伸入实质构成小梁
E.均有淋巴小结

Q22:22.淋巴结副皮质区

A.在被膜下主要含T细胞
B.在皮质深部,主要含T细胞
C.在髓质深部,主要含T细胞
D.在皮质浅部,主要含B细胞
E.在髓质浅部,主要含B细胞

Q23:23.不是胃底腺细胞的是

A.主细胞
B.未分化细胞
C.壁细胞
D.帕内特细胞
E.内分泌细胞

Q24:24.关于空肠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

A.黏膜与黏膜下层形成环状皱襞
B.黏膜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腔面突起形成绒毛
C.黏膜上皮吸收细胞有微绒毛
D.肠腺底部有帕内特细胞
E.黏膜下层内有腺体

Q25:25.存在于消化管固有层内的腺体有

A.食管腺 胃底腺 肠腺
B.贲门腺 十二指肠腺
C.食管腺 十二指肠腺
D.食管腺 幽门腺 胃底腺
E.幽门腺 胃底腺 肠腺

Q26:26.具有绒毛结构的消化管是

A.胃
B.食管
C.小肠
D.结肠
E.阑尾

Q27:27.不含杯状细胞的器官是

A胃
B.小肠
C.结肠
D.阑尾
E.气管

Q28:28.窦周隙位于

A.相邻两肝细胞之间
B.肝细胞与血窦内皮之间
C.肝储脂细胞与肝血窦内皮之间
D.肝巨噬细胞与血窦内皮之间
E.肝板与肝板之间

Q29:29.关于肝巨噬细胞的特征错误的是

A.细胞形态不规则,有许多突起
B.突起可附着于内皮细胞表面
C.突起可伸人内皮间隙
D.巨噬细胞由血窦内皮细胞转变而成
E.巨噬细胞能吞噬异物和衰老的红细胞

Q30:30.气管和支气管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A.柱状细胞
B.小颗粒细胞
C.纤毛细胞
D.刷细胞
E.基细胞

Q31:31.在支气管树中肺泡最早出现于

A.细支气管
B.肺泡管
C.终末细支气管
D.肺泡囊
E.呼吸性细支气管

Q32:32.关于I型肺泡细胞错误的是

A.覆盖大部分肺泡表面
B.胞质中细胞器丰富,具有分裂能力
C.胞质内吞饮小泡多
D.细胞扁平,含核部分较厚
E.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Q33:33.具有稳定肺泡直径作用的物质是

A.5-羟色胺
B.肝素
C.生长抑素
D.前列腺索
E.表面活性物质

Q34:34.克拉拉细胞能分泌

A.组胺
B.蛋白水解酶
C.缓激肽
D.黏蛋白
E.表面活性物质

Q35:35.气体由肺泡腔进入毛细血管必须经过

A.表面活性物质、1型肺泡细胞及基膜、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
B.表面活性物质、2型肺泡细胞及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
C.表面活性物质、I型肺泡细胞融合后的肺泡上皮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基膜、毛细血管
D.I型肺泡细胞及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
E. I型肺泡细胞及基膜

Q36:36.肾单位的组成是

A.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
B.近端小管 细段和远端小管
C.—个肾小体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
D.肾小体 近端小管和髓袢
E.肾小管和集合管

Q37:37.原尿形成的部位是

A.肾小体
B.肾小体和肾小管
C.肾小管
D.肾小管和集合管
E.集合管

Q38:38.下列结构中不参与滤过屏障组成的是

A.血管内皮
B.裂孔膜
C.基膜
D.毛细血管
E.血管系膜

Q39:39.对于球旁细胞的最佳描述是

A.它们由入球微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分化而成
B.它们由肾小囊壁层的上皮细胞分化而成
C.它们形成于致密斑
D.它们由入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成
E.它们分泌抗利尿激素

Q40:40.以下关于足细胞的正确描述是

A.它们是肾小球内的内皮细胞
B.它们是系膜细胞
C.它们是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D.它们是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E.它们是球旁细胞

Q41:41.关于内分泌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无导管
B.毛细血管丰富
C.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滤泡状
D.产生的激素需与其靶细胞受体结合
E.合成的激素不能储存

Q42:42.甲状腺激素的贮存形式是

A.甲状腺球蛋白
B.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C.胶质小泡
D.甲状腺球蛋白前体
E.T3和T4

Q43:43.分泌肾上腺素的细胞主要是肾上腺的

A.皮质球状带细胞
B.髓质嗜铬细胞
C.皮质束状带细胞
D.髓质交感神经节细胞
E.皮质网状带细胞

Q44:44.关于垂体神经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产素
B.合成和分泌催乳激素和加压素
C.下丘脑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其分泌活动
D.合成和分泌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
E.贮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Q45:45.赫林体是

A.弓状核细胞分泌颗粒聚集的团块
B.垂体细胞的分泌物形成的团块
C.见于垂体中间部,内含胶质
D.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分泌颗粒聚集的团块
E.结缔组织钙化形成的团块

Q46:46.不属于垂体前叶的结构有

A.垂体细胞
B.丰富的血窦
C.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
D.嫌色细胞
E.少量结缔组织

Q47:47.精子的顶体是由下列哪个细胞器特化形成的

A.线粒体
B.滑面内质网
C.中心粒
D.高尔基复合体
E.粗面内质网

Q48:48.睾丸内产生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A.精原细胞
B.支持细胞
C.睾丸间质细胞
D.精母细胞
E.以上都不对

Q49:49.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时,卵巢内

A.卵泡开始发育和成熟
B.卵泡退化阶段
C.黄体正在形成和发育
D.黄体正在退化
E.白体形成

Q50:50.分泌孕激素的细胞是

A.膜细胞
B.颗粒细胞
C.膜黄体细胞
D.颗粒黄体细胞
E.门细胞
问卷网
第二套选择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50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