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1
频次
91
题目数
分享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
Q1:1.世界上第一台PLC于1968年在德国生产。 ()
Q2:2.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是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 ()
Q3:3.PLC只具有数字量或模拟量输人输出控制的能力。 ()
Q4:4.PLC的I/O点数是指PLC外部的输人、输出端子的个数。 ()
Q5:5. PLC的存储容量是指用户程序存储器和系统程序存储器的总容量。 ()
Q6:6.CPU224XP模块本机的数字量I/O点数有14入/10出,还自带2AI/1AQ。 ()
Q7:7.CPU224模块和CPU226模块各有2个RS- 485通信口。 ()
Q8:8.最初开发制造PLC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控制系统设计制造时间、降低经济成本。()
Q9:9.在逻辑控制方面,继电器优于PLC。()
Q10:10.小型PLC一般在单机或小规模生产过程中使用。()
Q11:11.中型PLC适用于既有开关量又有模拟量的复杂控制系统。 ()
Q12:12.PLC的储存器是一些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
Q13:13.PLC使用的存储器有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种。( )
Q14:14.PLC输入接口电路的作用是通过输入端子接收现场的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成CPU能接收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
Q15:15.系统程序存储器多用RAM,用户程序存储器多用ROM。( )
Q16:16.PLC只有直流输入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 )
Q17:17.PLC输出接口路全部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方式。( )
Q18:18.PLC电源部件的作用是把外部交流电转换成内部电路正常工作所需的各种直流电。( )
Q19:19.PLC可以向扩展模块提供24V直流电源。( )
Q20:20.系统程序是由PLC生产厂家编写的,固化到RAM中的应用程序。( )
Q21:21.用户程序是用户根据工程现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而编写的应用程序。( )
Q22:22.每当PLC解释完一行梯形图指令后,随即会将结果输出,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动作。( )
Q23:23.在PLC循环扫描周期的程序执行阶段,当现场输入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发生改变。( )
Q24:24.PLC的工作方式采用等待式扫描的工作方式。( )
Q25:25.当PLC处于STOP方式时,PLC的工作方式还是循环周期扫描工作方式。( )
Q26:26.梯形图是程序的一种表示方法,也是控制电路。( )
Q27:27.梯形图两边的两根竖线就是电源。( )
Q28:28.梯形图中各软元件只有有限个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
Q29:29.主程序是程序的主体,每一个项目可以有多个主程序。( )
Q30:30.主程序中可以调用子程序和中断程序。( )
Q31:31.子程序可以有无数个,仅在被主程序、中断程序或其他子程序调用时执行。( )
Q32:32.中断程序最多可以有128个,仅在被主程序调用时执行。( )
Q33:33.VW0表示VB0、VB1这两个字节组成的字,其中VB1是高有效字节,VB0是低有效字节。 ( )
Q34:34.一条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指令都是有操作数的。( )
Q35:35.程序块由可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注释组成。程序代码和注释可以一起被编译并下载到PLC中。( )
Q36:36.只有在计算机与PLC建立在线联系,且PLC处于停止模式时,才能下载控制程序。()
Q37:37.在符号表中不同的符号不能具有同一个地址。( )
Q38:38.PLC不包含符号表或状态图信息,因此不能上载符号表或状态图。( )
Q39:39.“强制”某存储单元后必须再取消强制状态,否则这个强制状态不会被取消。( )
Q40:40.“强制”和“取消强制”功能可以用于带有V、M、AI和AQ内存类型的字节、字节和双字,但是不能用于V、M、AI和AQ的位。( )
Q41:41.打开状态表即意味着自动开始查看状态。( )
Q42:42.S7—200系列PLC进行程序编译时,如显示错误信息为0ERR,则表示没有错误发生。( )
Q43:43.输入映像寄存器I属于字存储器。( )
Q44:44.输入映像寄存器Q属于双字节寄存器。( )
Q45:45.在程序中输入映像寄存器只有触点,没有线圈。( )
Q46:46.输入继电器只能由外部输入信号寄存器来驱动,而不能由PIC内部指令来驱动。( )
Q47:47.=指令是驱动线圈指令,用于驱动各种继电器。( )
Q48:48.=指令不能用于输入过程映像寄存器。( )
Q49:49.在梯形图中,可以多次使用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
Q50:50.在梯形图中,可以多次使用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
Q51:51.置位指令在使能输入有效后对从起始位开始的n位置1但不保持( )
Q52:52.SQ0.0,32能对Q0.0到Q3.7成批置位。( )
Q53:53.储存区的一位或多位被置位后,自己不能自动复位。( )
Q54:54.对同一元件只能使用S、R指令各一次。( )
Q55:55.在程序中同时使用S、R指令,这两条指令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
Q56:56.在梯形图中,S、R指令要放在逻辑串的中间,而不能放在逻辑串的最右端。( )
Q57:57.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接通可用于初始化子程序的特殊存储器位是SM0.1( )
Q58:58.从梯形图的结构而言,触点是线圈的工作条件,线圈的动作是触点运算的结果。( )
Q59:59.梯形图中的“软继电器线圈”断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称该元件为0状态或OFF状态;“软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该元件为1状态或ON状态。( )
Q60:60.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串联或者并联,但继电器线圈只能串联而不能并联。( )
Q61:61.线圈不能直接与母线相连,即左母线与线圈之间一定要有触点( )
Q62:62.触点不能放在线圈的右边,即线圈与右母线之间不能有任何触点。( )
Q63:63.栈装载与指令是对堆栈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值进行逻辑与操作,并将结果存入栈项的指令。( )
Q64:64.栈装载或指令是对堆栈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值进行逻辑与操作,并将结果存入栈项的指令。( )
Q65:65.执行逻辑推入栈指令使堆栈深度减1。( )
Q66:66.执行逻辑弹出栈指令使堆栈深度加1。( )
Q67:67.定时器计时的过程就是对时基脉冲进行计数的过程。( )
Q68:68. S7—200系列PLC定时器的编号范围为T1~T256.其中TONR为60个,其余196个可定义为TON或TOF。( )
Q69:69.定时器定时时间长短取决于定时分辨率。( )
Q70:70.接通延时定时器指令TON的启动输入端IN由“1”变“0”时,定时器并不复位而是保持原值。( )
Q71:71.断开延时定时器指令TOF的输入端IN接通时,定时器位立即被置位1,并把计时当前值设为0;输入端IN断开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当前值等于设定时间时,定时器位断开为0,而且停止计时。( )
Q72:72.有记忆接通延时定时器指令TONR的启动输入端IN由“1变“0”时,定时器复位清零。( )
Q73:73.有记忆接通延时定时器指令TONR具有计时当前值保持及累加计时功能,即当计时输入端IN断开时,计时值保持,当计时输入端IN又接通时,TONR指令在原来保持的计时值基础上累加计时,直到定时器被复位指令复位,其计时值才会被清零。( )
Q74:74.如果使用复位指令复位定时器(T),会使相应定时器复位为OFF,定时器的当前值变为0。( )
Q75:75.计数器是累计其计数脉冲输人端的脉冲电平由高到低变化的次数。( )
Q76:76.在同一个程序中,可以使用两个相同的计数器编号。( )
Q77:77.增计数器计数脉冲输人端(CU)上升沿有效,减计数器计数脉冲输人端 (CD)下降沿有效。( )
Q78:78.增计数器在计数器的输人端 CU 每输人一个脉冲上升沿,计数器递增计数 1次,当前值SV=SV+1。( )
Q79:79.减计数器在计数器的输人端 CD 每输人一个脉冲上升沿,计数器递减计数1次,当前值 SV=SV-1。( )
Q80:80.只有减计数器具有装载复位输人端 (LD)。( )
Q81:81.增计数器的当前值等于预置值时,计数器位被置位,再来计数脉冲时,会继续计数,直到当前值 SV=32 767(最大值)后才停止计数。( )
Q82:82.减计数器的当前值等于0时计数器位被置位,并停止计数。当再来计数脉冲时,计数器保持当前值 SV=0。( )
Q83:83.减计数器的装载输人端 LD接通时,计数器复位并把设定值 PV 装人当前值 SV=0。( )
Q84:84.增/减计数器 (CTUD) 的计数当前值达到预设值 PV时,计数器就停止计数。( )
Q85:85.如果用复位指令复位计数器C,会使相应计数器位复位为 OFF,计数器的当前值变为0。( )
Q86:86.在梯形图中,执行EU指令,在检测到每一个正跳变时,让能流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
Q87:87.负跳变指令每次检测到输人信号由 1变0之后,使电路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
Q88:88.当条件满足时,EU、ED指令的常开触点只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
Q89:89.EU、ED指令可以直接与左侧母线连接。( )
Q90:90.EU、ED指令只能接在常开触点(相当于位地址)之后。( )
Q91:91.EU、ED指令必领接在常开或常闭触点(相当于位地址)之后。( )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