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检测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53
题目数
分享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计 30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60分 )
Q1:姓名和班级
Q2:1. 读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Q3:2.下图示意近地面甲、丙风带和乙气压带。读图,完成下面问题。乙气压带( )
Q4:3.受甲、乙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是( )
Q5: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Q6:5.若此图为东亚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每年春季我国北方的城市回温明显,当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地气上升”。“地气上升”能把城市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但扬尘到达绿地上方后,就很快衰减和消失。此现象和热力环流密切相关,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下图为某城市绿地和裸地白天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Q7:6.图中序号代表绿地的是( )
Q8:7.扬尘到达绿地上方后,很快衰减和消失的原因是由于( )
Q9:8.能正确表示裸地和绿地的热力作用导致扬尘消失的示意图是(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
:我国北方农民为了避免农作物遭受霜冻灾害,往往在深秋的夜晚在田间点燃柴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Q10:9.关于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Q11:10.夜晚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Q12:11.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海域38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剖面,a、b、c为3800米高度上的三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Q13:12.a、c两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 )
:下图为某地夜晚山谷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Q14: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
Q15:14.图中( )
Q16:15.在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下图示意近地面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M线的气压值、N处的天气状况分别为( )
Q17: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题。16.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主要是因为( )
Q18:17.此时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Q19:18.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
:读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Q20:19.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 )
Q21:2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
:读三种力作用下的风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Q22:21.图中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关系是( )
Q23:22.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
Q24:23.该示意图表示的风向可能出现在( )
Q25:24.读局部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若该图表示某地区7月份海洋与陆地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同,分别位于海洋和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某季节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Q26:25.该季节( )
Q27:26.甲→丁植被景观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读北半球中低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Q28:27.下列关于左图所示季节各纬度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Q29:28.左、右两幅图反映的时间与P地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
Q30:29.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图示区域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Q31:30.大气降水是主要气候要素之一,降水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世界某岛屿7月降水分布。该岛屿7月份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Q32:卷II(非选择题)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30分 )31.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Q33:(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Q34:(2)图中各自然带中,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的名称相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的名称不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Q35:(3)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
Q36:32. 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Q37:(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__中心。按气流状况,①地为________,③地为________。
Q38:(2)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Q39:(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Q40:(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
Q41:33. 下图的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存在引起的。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Q42:(1)A、B两地中,气温高的是________地,下沉运动的是________地,近地面气压低的是________地
Q43:(2)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环流,位于郊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若此图代表白天,按滨海地区海陆风形成原理,海洋是________(填字母)地,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若此图代表夜晚,按山谷风形成原理,山坡吹________(填“山”或“谷”)风。
Q44:(3)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A、B、④、⑤四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________。(此题用>=<符号按顺序表达)。
Q45:(4)只考虑天气状况,A、B两地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若此图为北半球,A位于B的正西,则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风。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