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题库(易错题)

:单选题:

Q1:清香型白酒生产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

A、高温
B、中高温
C、低温
D、中温

Q2:凤型大曲属于()

A、低温
B、中高温
C、高温
D、超高温

Q3:白酒中()含量与流酒温度有关。

A、甲醛
B、乙缩醛
C、乙醛
D、丙醛

Q4:选取发酵期较长的酒醅蒸出的酒头,没甑粮糟或丢糟可截取酒头 0、5-1kg收集后分类入库贮存(),即可为酒头调味酒。

A、三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Q5:浓香型白酒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曲种为:()

A、高温曲
B、中温曲
C、低温曲
D、小曲
E、根霉曲

Q6:高温曲中酸性蛋白酶含量比中温曲()。

A、低
B、高
C、相同

Q7:白酒在蒸馏过程中,乙酸乙酯主要在()部分。

A、酒头
B、中段酒
C、酒尾
D、全部

Q8:目前,哪种霉用于小曲酿酒和酿制民间甜酒。()

A、木霉
B、红曲霉
C、黄曲霉
D、根霉

Q9:山西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大曲酒的生产用曲量是()

A、以小麦、豌豆为原料的低温曲
B、以小麦、大豆为原料的中文曲
C、以大麦、豌豆为原料的低温曲
D、以大麦、豌豆为原料的中温曲

Q10:白酒在贮存中过程中,除少数酒样中的()增加外,几乎所有的酯都减少。

A、己酸乙酯
B、乳酸乙酯
C、乙酸乙酯

Q11:新酒中的乙缩醛含量较高,经一定的贮存期,可分解一部分,使辛辣味降低。 但在贮存中()几乎不变。

A、高级醇
B、高级脂肪酸乙酯
C、酸类
D、乙醛

Q12:发酵正常的黄水中,一般是()酸最高,其次是乙酸。

A、乙酸
B、己酸
C、丁酸
D、乳酸

Q13:白酒的香型确立起始于()全国评酒会。

A、第2届
B、第5届
C、第3届
D、第4届

Q14:目前酸酯比例最大的香型是()。

A、米香型
B、清香型
C、浓香型
D、特性

Q15:新酒中的乙缩醛含量较高,经一定的贮存期,可分解一部分,使辛辣味降低。但在贮存期中()几乎不变。

A、高级醇
B、高级脂肪酸乙酯
C、酸类
D、乙醛

Q16:白酒的酸类是以()为主。

A、有机酸
B、无机酸
C、低级脂肪酸及乳酸
D、乳酸

Q17:一些低沸点的不溶性气体或液体,如硫化氢、丙烯醛及其它低沸点醛类、酯类,能够自然挥发,()经过储存,可以减轻邪杂味。

A、丙烯醛
B、乙酸
C、丙酮酸
D、丙酸

Q18: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放出二氧化碳而生成(),又被迅速还原而成酒精。

A、乙醛
B、缩醛
C、多元醇
D、乙醇

Q19:桂林三花酒是米香型酒的典型代表。经第()届国家评酒会评议,确定其规范化的评语为:蜜香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A、一
B、二
C、三
D、四

Q20:米香型白酒酯类化合物中,乳酸乙酯的含量最高,乙酸乙酯次之,它们含量之和占总酯量的 () %以上。

A、60
B、70
C、80
D、90

Q21:()可使白酒在储存老熟过程中不断增加。它赋予白酒柔和感。

A、醇类
B、酯类
C、缩醛类
D、羰基类化合物

:多选题:

Q22:看花摘酒过程中的酒花形象地描述为以下哪些()

A、口水花
B、麻豆花
C、波纹花
D、黄豆花

Q23:全部以大米做原料,是()酒的工艺特点之一。

A、米香型
B、豉香型
C、特型

Q24:粮糟出甑后,打量水主要注意()

A、水温
B、时间
C、用量
D、方法

Q25:蒸馏时往往采用掐头去尾,因酒尾中各组份比例失调,使酒的口味()

A、醇厚
B、淡薄
C、苦涩
D、回甜
E、糙辣
F、刺喉

Q26:烧曲现象的预防措施是() 。

A、调整原料配比
B、曲料装箱要疏松致
C、压紧四周板条
D、降低品温
E、控制曲室潮度

Q27:专家认为,白酒是一种胶体,其胶核由 ()

A、棕榈酸乙酯
B、油酸乙酯
C、亚油酸乙酯
D、杂醇油

Q28:影响曲药微生物群系构成的因素有()、贮存期长短及环境。

A、制曲环境
B、制曲原料
C、PH 值
D、制曲温度
E、水份
F、人为因素

Q29:中国白酒的生产()是关键环节。

A、原料是前提
B、大曲是基础
C、配料是关键
D、工艺技术是关键

Q30:装甑差,则流酒时()。

A、酒精浓度降低快
B、酒花大小不一
C、酒尾拖得很长

Q31:以下属于高级醇的是()。

A 正丁醇
B 丙醇
C 异丁醇
D 异戊醇

Q32:中国白酒的香味成分是以()为主体,而外国的蒸馏酒是以()为主体。

A、高级醇
B、豉香型
C、低级脂肪酸乙酯
D、高级脂肪酸乙酯

Q33:白酒中香气成分多为()

A、水溶性
B、酯溶性
C、醇溶性
D、酸溶性

Q34:四特酒大曲原料采用()而制成

A、大麦
B、麸皮
C、豌豆
D、酒糟
E、面粉

Q35: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包括()

A、设备食品安全要求
B、人员食品安全要求
C、材料食品安全要求
D、环境食品安全要求

Q36:白酒降度后浑浊的原因是()

A、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影响
B、杂醇油的影响
C、水质的影响
D、油脂成分及金属离子的影响

Q37:形成白酒酒体风味特征的关键要素有()

A、曲药
B、原料
C、设备
D、工艺

Q38:糟醅中酸的主要作用有()

A、酸有利于糊化和糖化作用,酸有把淀粉、纤维等水解成糖(葡萄糖)的能力
B、糟醅中适当的酸,可以抑制部分有害杂菌的生长繁殖,而不影响酵母菌的发酵能力,叫做“以酸防酸”
C、提供有益微生物的营养和生成酒中有益的香味物质
D、酯化作用

Q39:白酒中酸含量不当,可能导致()。

A、抑制“放香性”
B、味道粗糙
C、略显苦味
D、甜味
E、抑制酒精苦味

Q40:挥发酸有()等。

A、乳酸
B、乙酸
C、辛酸
D、丁酸

:判断题:

Q41:中温曲制曲的主要原料是小麦。

Q42:豉香型白酒的“豉香”主要来源于所用的原料和发酵设备。

Q43:蒸馏酒的定义为: 以粮谷、薯类、水果、乳类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勾兑而成的,可添加食用的;辅料事食品添加剂的饮料酒。

Q44:小曲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

Q45:糠壳用量多,糟醅糙,发酵升温高,窖内空气多,致使升酸幅度小。

Q46:酒尾中含有大量酸味物质及高级脂肪酸酯类。因此酒尾用来调整酒的酸度及后味效果明显。但用量也不可过大,超过 10%将影响低度酒的透明度,而且会给酒带来酒梢子味。

Q47:曲心的出酒率比外层低,曲心酿出的酒的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均比曲外层要低。

Q48:麸曲是以麸皮为主要原料,蒸熟后接入纯种酵母菌,在人工控温控湿下培养的散曲。

Q49:小曲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处于休眠状态的酿酒微生物,其中主要有根酶、酵母和细菌。

Q50:新酒中乙醛含量较高,随着贮存挥发而减少,成品酒中乙缩醛基本上占醛总含量的 50%。

Q51:酸味强度的顺序是醋酸甲酸乳酸草酸无机酸。

Q52:白酒饮时酸味突出,主要是乙酸量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卫生差,或配料淀粉浓度高,蛋白质过多下窖温度高,曲子、酵母杂菌过多,发酵期过长,糊化不彻底所致。

Q53:白酒的沉淀通常是由温度和湿度因素造成的。

Q54:舌后两侧对咸味最敏感,舌前两侧对酸味最敏感。

Q55:酿酒原料在蒸(煮) 过程中,原料开始吸水膨胀,蒸(煮) 结束后,原料被不断软化,大部分淀粉失去原有状态。

Q56:浓香型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酒中酸有所降低。

Q57:酒尾中含有大量的低沸点香味物质,酸酯含量也高,特别是亚油酸乙酯、 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含量特别高。

Q58:国家优质白酒奖是从全国第 3 届评酒会开始设立的。

Q59:清香型白酒的香味组分仍然是以酯类化合物占绝对优势,酯类物质中以乙酸乙酯为主导等。

Q60:米香型白酒香味成分特点: (1)香味成分总含量较少。(2)主体香味成分是 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及适量的β-苯乙醇。

Q61:兼香型白酒的生产原料是小麦、高粱和大米。

Q62:传统的甑桶蒸馏操作中,酒中四大酯在馏分中分布规律是酒头酒身酒尾。

Q63:大曲酱香型白酒采取低温发酵有利于产量提高。

Q64:大曲酱香白酒生产现场经常用水冲洗,保持干净。

Q65:封窖泥浸泡二轮次前要求在24小时内,三轮次开始要求6-8小时。

问卷网
专业知识题库(易错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68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