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坞卫生院核酸采样点感染防控知识考核

Q1:姓名

填空1

Q2:手机

填空1

:一、 单选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3分)

Q3:每个采集点应当配备1-2名采样人员,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原则上每( )小时轮岗休息一次

A、2-4
B、4-6
C、3-4
D、6-8

Q4:如何进行口罩气密性检查,下列描述最正确的说法是( )

A、查看口罩产品包装袋生产日期
B、看口罩产品包装袋是否有破损
C、打开口罩看大小尺寸,越宽松越好
D、双手捂住口罩呼吸气,观察感觉口罩有略微鼓起或塌陷

Q5:感染性废弃物应用( )包装封口并标明感染物名称

A、双层红色垃圾袋
B、单层红色垃圾袋
C、单层黄色垃圾袋
D、双层黄色垃圾袋

Q6:从下列操作要点中①将口罩置于下颏下方,鼻梁夹朝上。②将上方的带子绕过头部并套在头后方高位;将下方的带子绕过头部套在耳朵下方颈部处。③将口罩呈杯状握在手中,鼻梁夹位于指端,让带子在手边自然下垂。④用两手按压口罩前部,注意不要移动其位置。快速呼吸气,观察感觉口罩有略微鼓起或塌陷。⑤用两手手指指端按压金属鼻梁夹顶端,使之紧贴鼻子(两手均用两个指头)。仅用一只手按压鼻梁夹效果可能不佳。选择正确的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⑤④
B、②⑤③①④
C、③②④⑤①
D、②①⑤④③

Q7:对医疗废物管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每天转运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液浓度2000mg/L;运送工具被感染性医疗废物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B、分类收集使用后的一次性隔离衣、防护服等物品时,因此类物质比较蓬松,可以在医疗废物桶内压一压
C、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有效封口,确保封口严密。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医疗废物,采取鹅颈式封口,分层封扎
D、在离开污染区前对包装袋表面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注意喷洒均匀)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包装无破损、无渗漏 。

Q8:怎样正确戴口罩?( )

A、深色面朝内,浅色面朝外
B、为了节约使用,两面轮流戴
C、将有金属条的一端戴在下方
D、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包住嘴、鼻、下颌,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Q9:采集后的核酸标本放入专用密封容器内,用( )喷洒密封箱外周。

A、95%酒精
B、20000mg/L含氯消毒剂
C、75%酒精
D、5000mg/L含氯消毒剂

Q10:核酸采样人员采集标本时应站在被采样对象的( )

A、正前方
B、下风向
C、侧边
D、上风向

Q11:可以进行核酸采集的人员是:( )

A、研究所科研人员
B、实验室管理人员
C、医生
D、具有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人员,并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规范培训并考核合格

Q12:核酸采样时口罩脱落,并收到被采样对象咳出的分泌物污染时,应( )

A、用清水、0.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消毒口腔或/和鼻腔
B、用纸擦一下进行
C、用医用酒精消毒
D、用喊氯消毒剂消毒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2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

Q13:采样点应选择空旷、 通风良好的场地,划分为( ),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

A、等候区
B、采集区
C、缓冲区
D、临时隔离区
E、医疗废物暂存区

Q14:工作人员从污染区回到清洁区,要执行的手卫生时刻分别为( )

A、进入一脱区碰触门把前进行手卫生
B、摘护目镜/面屏前进行手卫生;
C、脱掉隔离衣/防护服、手套、鞋套放入医疗废物桶后
D、进入二脱区后
E、摘除帽子和医用外壳口罩后
F、进入清洁区后

Q15:被采样对象在采样过程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

A、采样人员采集完上一个人员,未做好手卫生之前,为了减少排队时间,被采集对象先进去采样间,脱下口罩等待。
B、被采样对象脱口罩时,捏住口罩外边表下方的小块位置,扯下口罩,被采样后迅速戴上口罩。
C、被采样人员双手钩住耳后的系带脱下口罩,采样后,立即带上口罩,离开采样区。
D、被采样人员不小心碰触到采样台的表面后,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后,离开采样区域。

Q16:下列关于核酸检测采样人员防护用品选择正确的是( )

A、没有疫情的地区核酸采样人员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手套
B、常规筛查采样的防护用品选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
C、有流行病学史或疑似患者采样: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手套、隔离衣或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鞋套或靴套(根据工作需要可选取)
D、为增加防护的安全性应选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手套、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鞋套、靴套

Q17:下列核酸采样设施设置正确的有( )

A、两个采样窗口不宜对侧设置,若有对侧设置,间距应当大于3米
B、并排设置采样窗口的,间距应当大于2米或设置屏障
C、采样窗口的高度应当便于采样操作或设置为可移动窗口,不得使用固定位置、固定高度、固定尺寸的采样孔,不得安装规格统一的长手套。
D、采样设施设置以方便群众采样为主,不需要考虑多个采样窗口之间的距离和位置

:三、判断题(选择“正确”或“错误”,每题2分)

Q18:为了采样窗口的高度便于采用操作或设置为可移动窗口,最好使用固定位置、 固定高度、 固定尺寸的采样孔和统一的长手套。

Q19:在采集标本时,要根据不同采集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区域,将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 “愿检尽检”人群分区采样,避免交叉感染。发现疑似或高危人员安置在 临时隔离区内,转至发热门诊或红黄码医院采样、就诊。

Q20: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当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

Q21:采样点应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尽可能保证人员双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

Q22:天气炎热时,为了便于呼吸,等候区的被采集对象可以露出鼻子。

Q23:采集标本时严格执行手卫生,一采一手消毒,即在完成上一个人员标本采集后,必须进行手消毒,才能进行下一个采集操作。

Q24:核酸采样过程中口罩如遇污染或潮湿,手套、防护服如遇污染或破损,可在工作结束后,再回到缓冲区更换。

Q25: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排泄物、呕吐物可以直接将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直接倒至上面消毒。

Q26: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保证人员单向流动,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减少感染的风险。

Q27:等候区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工作秩序,引导被采样人员单向流动、 落实1米线间距、 查看被采样人员口罩佩戴情况等。

Q28:脱防护服时,要从内向外向下反卷,动作轻柔,防护服、 手套、 鞋套一并脱除,污染面切勿接触内部衣物。

Q29:摘除护目镜/防护面屏时,双手提拉后侧系带摘除护目镜/防护面屏,手避免触碰护目镜镜面或面屏屏面。不可直接单手摘下摘除护目镜/防护面屏,直接丢进医疗废物桶内。

Q30:脱防护用品的过程要有感控督导员监督工作人员脱卸细节的行为,出现污染时及时被叫停,立即处置相关状况。

Q31:在缓冲区脱防护用品过程中,发现眼睛模糊或头发凌乱时,可以整理完仪容再进入下一个区域。

Q32:采样过程中发现采样管不足时,可以穿着防护用品,直接通过缓冲区至清洁区取相关耗材,再回到采样区继续工作。

Q33:工作过程中便于拿取相关物品或耗材,清洁区至污染区之间的各个缓冲区的门可以不用随时关闭。

Q34:发热和高风险区的患者可以在无流行病学史的社会常规采样点采集核酸。

Q35:给小儿核酸采样时,未防止小儿乱动,采样人员可以一手扶住小儿头部,一手进行采样。

Q36:采样现场工作结束后,最好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一次性消毒湿巾对医疗器械、 物品、物体表面等清洁与消毒。

Q37:核酸采样点的各个区域都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采样对象碰触到公共物品后,可直接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Q38:等候区内的采样对象只要随身携带着口罩就可以,允许口罩露出鼻子、 拉至下巴、 挂在手臂上等行为。

Q39:戴口罩前,将口罩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如口置无颜色区别,可根据口罩皱褶判断,皱褶处向下为外。

Q40: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量若不多时,可以不用做到日产日清。

Q41:核酸采样点最好配备脚踏式带盖的医疗废物收集桶,避免手接触桶盖后产生污染。

Q42:采样设施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做好消杀工作,每次工作人员换班对采样设施进行一次消杀,避免交叉感染。

问卷网
湾坞卫生院核酸采样点感染防控知识考核
关于
1年前
更新
1
频次
45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