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课程目标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时事政策、热门话题的关注,学会发掘与行业有关的社会问题。
超过目标
达到目标
未达目标
Q2:课程目标二:熟悉城乡社会调研的基本步骤,掌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信息汇总及初步分析研究的能力。
超过目标
达到目标
未达目标
Q3:课程目标三:掌握撰写调研报告、评估和总结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会整理思路、概括总结、凝练语言。
超过目标
达到目标
未达目标
Q7:4、教学设计
能充分利用教材和其它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并做好充分教学预设。
能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并做好教学预设。
基本理解教材,能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资源选用不充分,教学设计不尽合理。
Q8:5、教学技术
能根据教学活动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能合理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能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但有时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采用简便的传统教学手段。
Q9:6、教学方法
能根据教学活动需求,科学、合理地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能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能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有时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Q10:7、课堂调控
能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相长。
能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能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按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但无法控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Q11:8、教学效果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较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对其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不能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Q12:9、知识拓展与延伸
能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科学、合理地拓展与延伸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钻研和探究学科知识的愿望。
能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适当拓展与延伸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能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适当拓展与延伸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基本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但没有拓展与延伸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