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教学阶段测试2

:一、单项选择

Q1:1.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践行的课程观是

A.学生本位
B.教师本位
C.社会本位
D.教育本位

Q2:2.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多方参与
B.预设和生成相统一
C.循序渐进
D.启发诱导

Q3:3.综合实践活动更重视学生下列哪一方面的获得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社会经验
D.活动经验

Q4: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核是课程的

A.社会化
B.生活化
C.经验化
D.整合化

Q5:5.下列哪项是人类劳动与技术活动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活动

A.发现问题
B.提出假设
C.设计方案
D.设计制作活动

Q6: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确立活动主题( ) 和评价活动方案

A.制订活动方案
B.确定活动对象
C.确定活动对象
D.探究活动方式

Q7:7.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一保证是

A.教师的带动性
B.学生的投入性
C.教师的引导性
D.学生的参与性

Q8:8.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

A.活动经验
B.学习方式
C.社会背景
D.知识基础

Q9:9.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下列哪一种兴趣(本能、冲动)可称为儿童的表现性冲动

A.社会本能
B.制作本能
C.探究本能
D.艺术性本能

Q10:10.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直接因素是教师的

A.既有的观念和习惯
B.知识结构
C.活动规划与设计能力
D.以上全是

Q11:11.在以往学科教学要求教师拥有的知识体系中,下列哪一项居于首要地位

A.专业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心理学知识
D.教材教法

Q12:12.社会服务活动内容领域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A.服务社区
B.走进社会
C.珍惜环境
D.个人生活

Q13:13.教师确立活动主题时要认真考 虑活动的价值性和活动的

A.可测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可行性

Q14:14.库伯的理论凸显出体验式学 习过程的关键特征是

A.体验和思考
B.体验和反思
C.反思和评价
D.反思和感悟

Q15:15.决定学生是活动设计主体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A.内容
B.性质
C.设计
D.方案

Q16:16.设计制作活动的载体

A.学科
B.项目
C.作业
D.教材

Q17:17.下列哪一项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A.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B.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C.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D.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Q18:18.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教师准备的问题所具备的特性不包括

A.目的性
B.稳定性
C.新颖性
D.适应性

Q19:19.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制订 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

A.主题和方案
B.主题和目标.
C.目标和方案
D.目标和计划

Q20:20.连接学习是一种学校开发与实施课程的新机制,其中一个我要 素就是使学生的学习结合现场的

A.实际场景
B工作环境.
C工作实践,
D实际环境

Q21:21.设计制作活动的范围不包括

A劳动实践与工艺制作
B简易设计与技能联系
C发明创造与技术试验
D职业体验与发明设计

Q22:22.实现人的社会化、 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是

A社会参与活动
B社会服务活动
C社会改造活动
D社会整合活动

Q23:2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产生和提出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

A一定的知识
B确定的对象
C实际可行的方案
D合理的假设

Q24:24.能够诊断活动方案是否成熟可行的评价方法是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反思性评价

Q25:25.人类最初的学习方法

A探究性学习
B体验式学习
C思考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Q26:26.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是指

A.兴趣爱好
B.个性
C.生活经验
D.学习方式

Q27:2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突出强调

A.参与
B.探究
C.体验
D.以上全是

Q28:2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A.主动性
B.综合性
C.合作性
D.参与性

Q29:29.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制定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

A内容.
B性质
C目标
D结构

Q30:30.下列哪一项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是

A学校的教育条件
B教师的教学能力
C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D家长的支持度

Q31:3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具有

A连续性
B递进性
C整合性
D生成性

Q32:3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法的选择 上,下列哪种法会对活动产“生极好的效果和影响

A实践
B整合
C创新
D探究

Q33:33.推荐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社会和

A学生生活
B实践
C活动
D环境

Q34:34.下列哪一项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

A教材
B课程资源
C课外资源
D教科书

Q35:35.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就某一活动主题共同交流讨论,以便深入开展活动的方式是

A探究式
B对话式
C反思式
D体验式

Q36:36.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这里的“参与”不包括

A全员参与
B全程参与
C全科参与
D全身心主动参与

Q37:3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超越了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具有

A封闭性和预设性
B稳定性和和普遍性
C开放性和生成性
D客观性和全面性

Q38:38.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决定 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具有

A生成性
B综合性
C预设性
D活动性

Q39:39.不以课程目 标为依据而出现的一些设计次品有

A设计“抽象化”
B设计 “纯理论化”
C设计“具体化”
D设计“客观化”

Q40:4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具体活动内容具有

A方向性
B引导性
C具体性
D开放性

Q41:41.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 下列哪种兴趣(本能、冲动)可称为儿童的建造性冲动

A社会本能
B制作本能
C探究本能
D艺术性本能

Q42:42.除预先规划与设计活动主题外, 教师还需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活动中的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客观性
D普遍性

Q43:43.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准备阶段,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

A稳定性.
B共性
C选择性
D可行性

Q44:44.要想做好考 察探究活动的评价,应该坚持下列哪项原则

A方向性与引导性
B客观性与指导性
C公正性与引导性
D方向性与主观性

Q45:45.21世纪学生必须学握的核心技能包括

A思维方式
B工作方式
C工作工具
D以上都是

Q46:46.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A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B加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C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D以上都是

Q47:4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秉承的知识观是

A知识是客观性的
B知识是普遍性的
C知识是主观性的
D知识是主客统一的

Q48:4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 下列哪一项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

A知识逻辑
B学生发展
C教师专业发展
D学校整体发展

Q49:49.生活世界是学生经验的

A对象
B场域
C源泉
D动力

Q50:50.具体目标的特点不包括

A可测性
B指向性
C动态性
D引导性
问卷网
小学生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教学阶段测试2
关于
1年前
更新
2
频次
51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