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章检测

Q1:姓名

填空1

Q2:组号

填空1

Q3:班级

填空1

:本套试题共50小题,每道题2分,共100分。每道小题限时1分钟,时间到未提交则本题不得分。考试时间60分钟,时间到而未提交,后台没有记录,按未参加考试统计。

Q4: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
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Q5:2.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

A.太阳在运动
B.月球在公转
C.地球在公转
D.地球在自转
[图片]

Q6:3.如果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则图中心的那颗亮星是(  )

A.北极星
B.牛郎星
C.大熊星座
D.北斗星
[图片]

Q7:4.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图片]

Q8:5.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B.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等
C.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D.角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Q9:6.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图片]

Q10:7.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图片]

Q11:8.地球公转运动时 ( )

A.方向自东向西
B.地球与太阳距离保持不变
C.黄赤交角基本保持不变
D.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圆心上

Q12:9.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不正确叙述是(  )

A.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
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
D.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

Q13:10.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 逐渐加快
B 逐渐减慢
C 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Q14:1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

A.365日6时9分10秒
B.24时
C.一个恒星日
D.23时56分4秒

Q15:12.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 )

A.15°
B.23°26′
C.66°34′
D.90°

Q16:13.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

A.五带的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将变小
C.热带、温带的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D.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将变大

Q17:14.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片]

Q18:15.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Q19:16.下图中四幅地球光照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图片]

Q20:17.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Q21:18.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图片]

Q22:19.下列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D.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Q23:20.图中A地的地方时为( )

A.4时
B.6时
C.10时
D.16时
[图片]

Q24:21.某地M(32N,121E),它所属的时区为

A.东2区
B.西2区
C.东8区
D.西8区

Q25:22、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片]

Q26:23. 右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

A. 与 M岸相连
B. 与M、N两岸相连而消失
C. 与N岸相连
D.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图片]

Q27:24.夏至日,以下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海口
B.上海
C.北京
D.漠河

Q28:25. 7月 9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 ( )

A.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Q29:26.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一年中白昼与黑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我国国庆节
D.国际劳动节
C.国际儿童节
D.我国教师节

Q30:2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Q31:28.下图所示为春分日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则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10°N
B.10°S
C.45°N
D.45°S
[图片]

Q32:29.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Q33:30.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 .太阳辐射
B .重力能
C .潮汐能
D .地球内部的热能

Q34:31.下列各选项中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C.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火山喷发、冷却凝固作用

Q35:32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U 形的冰川谷
B .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 .路南石林的形成
D .我国西北地区的蘑菇石

Q36:33、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的最主要方式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侵蚀作用

Q37:34 .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

A .山崩
B .青藏高原在升高
C .地震
D .火山活动

Q38:35.敦煌莫高窟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水的溶蚀

Q39:36 .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 .侵蚀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升降运动
B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C .侵蚀作用、堆积作用、风化作用
D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岩浆活动

Q40:37. 矿物颗粒细小,多气孔的岩石一般属于

A.沉积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Q41:38. 某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一处岩石中包含有砾石、沙子等物质,该岩石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型岩浆岩
D.侵入型岩浆岩

Q42:39.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

A.大理岩
B.砂岩
C.花岗岩
D.板岩
[图片]

Q43:40.下列成岩过程中,与图示岩石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岩浆侵入
B.固结成岩
C.变质作用
D.岩浆喷出
[图片]

Q44:41.图中B表示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图片]

Q45:42.箭头④表示

A.冷却凝固
B.重熔再生
C.变质作用
D.外力作用
[图片]

Q46:43.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其他
[图片]

Q47:44.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图片]

Q48:45.甲.乙两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关于两图中板块边界类型与其形成的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A.海岭——生长边界——火山岛
B.海沟——消亡边界——裂谷
C.海岭——消亡边界——海岸山脉
D.海沟——张裂边界——裂谷
[图片]

Q49:46.图示为褶曲中的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B.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图片]

Q50:47.图示山岭是

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图片]

Q51:48. 下列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构造有关的是( )

A.泰山
B.喜马拉雅山
C.安第斯山
D.富士山

Q52:49.下列地质构造有利存储地下水的是( )

A.背斜谷地
B.向斜盆地
C.断块山地
D.断层凹陷盆地

Q53:50.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 )。

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
问卷网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章检测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54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