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思维问卷

说明:本问卷有41个与诊断思维有关的条目,一般15-20分钟可以答完。请根据你自己目前的诊断经验,哪怕你只是见习的诊断思维,选择适当的位置勾选你的答案。 问卷的具体条目答案没有正误之分,量表总分才有意义,因此不要试图考虑具体条目的潜在意义,也不要以你认为应该或理论上应该怎样回答来回答 。如果你实际采取的思维方式与某一条目的两种答案都有关,则选择你最常采用的方式。

Q1:当病人介绍症状时,我( 1. 用病人使用的用语或词汇来思考。 6. 用比病人实际表述更抽象的术语来思考,如用“急性”概括“发病4天”;“双上肢”表达“两只手”。)

1
2
3
4
5
6

Q2: 在考虑每个不同的诊断时,我( 1. 试图考虑不同诊断的相对重要性。 6. 试图将不同诊断视为同等重要。)

1
2
3
4
5
6

Q3:在考虑可能的诊断时,我( 1. 在接触病人早期开始考虑诊断。 6. 在收集临床资料后才考虑诊断。)

1
2
3
4
5
6

Q4:随着对病人情况的进一步了解,我( 1. 倾向于坚持自己认定的那种诊断意见。 6. 常容易改变诊断意向。)

1
2
3
4
5
6

Q5:在看病人的整个过程中,我( 1. 如果顺着病人反映病情的思路走,我自己的诊断思路容易混乱。 6. 即使顺着病人的思路,我仍可清楚地坚持自己的诊断思路。)

1
2
3
4
5
6

Q6:当考虑对病人进行诊断时,我( 1. 不在乎推迟作出诊断。 6. 即使不那么肯定,也要先下个诊断。)

1
2
3
4
5
6

Q7:当病人清楚地描述其症状和体征时,( 1. 我用病人表达所用的词汇进行思维。 6. 我用医学术语代替病人用词进行思维,如用腹泻代替拉稀。)

1
2
3
4
5
6

Q8:对常规要了解的病人过去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我( 1. 常觉得了解得不够全面。 6. 常作了全面的、满意的了解。)

1
2
3
4
5
6

Q9:在病人不断地介绍病情时,我( 1. 常发现我记不起病人已介绍过的病情。 6. 通常可以记得病人前面所说的病情。)

1
2
3
4
5
6

Q10:在了解病情的过程中,我发现( 1. 一些关键信息似乎自然进入我的头脑。 6. 常常不知道哪些信息更值得我注意。)

1
2
3
4
5
6

Q11:当搞不清病人某些症状的意义时,我( 1. 继续收集新信息以触发灵感。 6. 要病人先将这些症状说清楚。)

1
2
3
4
5
6

Q12:在考虑诊断的可能性时,我( 1. 常常想会到一些不太可能的诊断。 6. 思考方向一般按通常的进行。)

1
2
3
4
5
6

Q13:在收集病人的资料时,( 1. 不同的信息似乎在我脑子里自动归类。 6. 我觉得难以发现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

1
2
3
4
5
6

Q14:当诊断最终明确,并且自己意识到最初漏诊了时,这常是因为我( 1. 虽知道这种疾病但就是没想到。 6. 对这种疾病不够熟悉。)

1
2
3
4
5
6

Q15:在临床会谈时,我( 1. 不能果断地丢弃不相关的信息。 6. 可以果断地抛弃不相关的信息。)

1
2
3
4
5
6

Q16:当搞不清病人症状和体征的意义时,我( 1. 继续收集新信息,以获得新灵感。 6. 在收集新信息前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现有信息。)

1
2
3
4
5
6

Q17:当考虑多个可能的诊断时,( 1. 这些诊断一般是相互关联的。 6. 这些诊断相互之间关系不大。)

1
2
3
4
5
6

Q18:当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可能的诊断时,( 1. 我常可预期病人还会有那些有关的症状和体症。 6. 这个诊断意向对我下一步收集信息并无帮助。)

1
2
3
4
5
6

Q19:当对某病不太熟悉时,我( 1. 我仍然可以对病人下出一个诊断。 6. 很难下出一个诊断。)

1
2
3
4
5
6

Q20:在考虑病人的症状和体症时,我( 1. 按照病人叙述用词分别考虑每个症状或体征。 6. 按照可能的对立的术语(如急性-慢性,单侧-双侧)来思考

1
2
3
4
5
6

Q21:当要对某较熟悉的疾病作出诊断时,我( 1. 下诊断相对容易。 6. 仍会考虑再三,犹豫不决。)

1
2
3
4
5
6

Q22: 在问诊进行而我又已获初步诊断意向时,( 1. 新信息常使我产生更多的诊断意向。 6. 新信息常不会使我产生更多诊断意向。)

1
2
3
4
5
6

Q23:在采集病史时,我( 1. 可以在回顾现有信息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诊断意向。 6. 要求病人整理清楚已经说过的情况,再继续了解新情况。)

1
2
3
4
5
6

Q24:当病人表述不准确、甚至相互矛盾时,我( 1. 不干涉,以使问诊继续进行。 6. 要病人说清楚后再继续。)

1
2
3
4
5
6

Q25:在看完一个病人后,我( 1. 很少想到其他我本来应该问、但未问的疾病相关情况。 6. 常想到其他我本来应该问、但未问的疾病相关情况。)

1
2
3
4
5
6

Q26:当某信息出现并使我意识到某可能的诊断时,( 1. 这常使我回顾先前收集的信息是否符合这一诊断。 6. 这很少使我回顾先前收集的信息。)

1
2
3
4
5
6

Q27:对于考虑过后下的诊断,我( 1. 通常很少再去怀疑。 6. 通常不能肯定其一定正确。)

1
2
3
4
5
6

Q28:我作出诊断是( 1. 通过分别考虑各诊断各自的特点作出的。 6. 是通过比较不同诊断的异同点作出的。)

1
2
3
4
5
6

Q29:当我对某种熟悉的疾病作出诊断时,( 1. 在下结论前尽量考虑各种诊断的可能性。 6. 有很多鉴别诊断通常没有进一步深究。)

1
2
3
4
5
6

Q30: 随着病情的不断展现或介绍,我( 1. 认为老是在脑海里对病情进行归纳整理没有意义,所以不定期归纳。 6. 定期地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并与自己的想法印证。)

1
2
3
4
5
6

Q31:在作出诊断后,我发现( 1. 有些信息常常忘了考虑进去。 6. 我通常考虑到了所有的信息。)

1
2
3
4
5
6

Q32:当我对病人的诊断有一定意向时,我认为( 1. 如果诊断意向能一直不变我会更高兴。 6. 虽又考虑了其他诊断,但最后仍能维持原诊断我更高兴。)

1
2
3
4
5
6

Q33:当我对病人的诊断有了一个大致方向时,我( 1. 通常能进一步得出具体诊断。 6. 觉得进一步作出具体诊断比较困难。 )

1
2
3
4
5
6

Q34:在与病人交谈的整个过程中,( 1. 即使让病人主导谈话,我也可以检验自己的诊断思维。 6. 只有在我主导谈话时我才能检验自己的诊断思维。)

1
2
3
4
5
6

Q35:关于在自己已有的众多的备选诊断中进一步确诊,我( 1. 通常不能彻底排除任何一个备选诊断。 6. 可完全排除其中绝大部分备选诊断。)

1
2
3
4
5
6

Q36:在我一旦对病人的诊断形成印象后,我( 1. 有随时改变初始印象的准备。 6. 不喜欢随便改变已定的诊断意向。)

1
2
3
4
5
6

Q37:在下诊断时, 我是( 1. 基于到目前为止对病情总的了解。 6. 基于一些突出的症状和体症。)

1
2
3
4
5
6

Q38:如果看病人之后仍不能作出诊断,我( 1. 会用新的方式分析所收集的信息。 6. 不喜欢以新的方式分析已有收集的或老的信息。)

1
2
3
4
5
6

Q39:对于开实验室检查或化验,我( 1. 是将之作为医疗常规工作要求来作的。 6. 是将之作为获得特殊信息或印证诊断的步骤来作的。)

1
2
3
4
5
6

Q40:在考虑可能的诊断时,我( 1. 比较不同诊断的异同点。 6. 分别考虑每一诊断的特点。)

1
2
3
4
5
6

Q41:我事后回忆与病人的会谈,我认为我一般在当时( 1. 问到了我应该问的全部问题。 6. 没有问全我应该问的问题。)

1
2
3
4
5
6
问卷网
诊断思维问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41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