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调查研究(聚焦红岩文化遗产)

:感谢您参与本次调研!本次问卷旨在了解公众对红岩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认知、态度及建议,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Q1:您的年龄:

18 岁以下
18-25 岁
26-40 岁
41-60 岁
60 岁以上

Q2:您的职业:

学生
上班族
自由职业者
退休人员
教师 / 科研人员
文化 / 旅游从业者
其他

Q3:您的居住地:

重庆市主城区
重庆市其他区县
四川省
西南地区其他省市
全国其他地区
境外

Q4:您是否去过红岩联线景区(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等)?:

从未去过
1-2 次
3-5 次
5 次以上

:二、红岩文化认知与价值评估

Q5:您首次了解红岩文化的途径是:

学校教育(教材 / 课堂)
影视作品(如《红岩》《烈火中永生》)
实地参观
网络媒体(短视频 / 公众号)
家人 / 朋友讲述
其他

Q6:您认为红岩文化的核心内涵是:

坚定的理想信念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团结协作的统战文化
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爱国主义情怀
不清楚

Q7:您认为红岩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观塑造有何影响?: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历史文化认同感
无显著影响
其他

Q8:以下哪些属于红岩文化遗产?:

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白公馆监狱旧址
《红岩》小说及改编作品
革命烈士遗物(如狱中手书)
红岩精神
其他

:三、保护现状与问题

Q9:您认为当前红岩革命旧址(如白公馆、渣滓洞)的保护状况如何?:

非常好,完整保留历史原貌
较好,保护措施较为完善
一般,存在一定商业化干扰
较差,过度开发影响遗址原真性
不了解

Q10:您认为红岩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资金投入不足
年轻群体关注度低
周边商业开发过度
文物修缮技术瓶颈
保护法规执行不到位
其他

Q11:您是否了解《重庆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

非常了解
听说过但不了解细节
从未听说过

Q12:您是否参与过红岩文化遗产相关的保护活动(如志愿讲解、文物捐赠、公益宣传等)?

积极参与过
听说过但未参与
从未听说过

:四、红色旅游开发与创新路径

Q13:您对红岩景区现有旅游项目的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互动性强、教育意义突出)
较满意(讲解清晰、场景还原度高)
一般(形式单一,以参观为主)
不满意(商业化气息浓厚,体验感差)
未去过,不评价

Q14:您参与过以下哪些红岩文化传承活动?:

研学实践课程
沉浸式情景演出(如《红岩红》)
数字化体验(VR/AR 展览)
红色主题文创产品购买
志愿讲解服务
其他

Q15:您认为红岩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是否紧密?:

非常紧密(如融入城市文化标识、青少年教育)
较紧密(有相关主题活动或产品)
一般(仅作为旅游景点存在)
不紧密(与日常生活脱节)

Q16:您对红岩景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如 VR、AR、红色剧本杀)的看法是:

提升体验感,值得推广
形式新颖,但内容深度不足
增加商业化,偏离文化本质
未体验过,不评价

:五、政策与理论关联分析

Q17:您认为红岩旅游开发是否符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

完全符合,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较符合,注重环境风貌管控
一般,开发优先于保护
不符合,过度开发破坏生态
不了解该理念

Q18:您认为红岩保护如何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

公众参与保护机制
旅游收益反哺社区发展
红色教育普惠性
文物资源开放共享
其他

:六、建议与意见

Q19:作为普通市民 / 游客,您愿意为红岩文化遗产保护做些什么?:

主动学习红岩历史,传播红岩精神
参与保护志愿活动
抵制破坏遗址的不文明行为
支持正版红岩主题文创产品
暂无具体行动

Q20:您认为政府 / 景区管理部门在红岩保护中最需要改进的是:

加强文物保护技术(如数字化建档、预防性修缮)
控制遗址周边商业化开发(减少无关商铺、规范文创产品)
提升旅游体验创新性(增加沉浸式互动项目、研学课程)
加强红岩精神的宣传教育(进学校、社区、企业)
优化管理机制(多部门协作、公众参与渠道)
增加保护资金投入(政府拨款 / 社会募捐)
其他

Q21:您对重庆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何具体建议?(开放式问题)

选项

:问卷结束,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

问卷网
重庆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调查研究(聚焦红岩文化遗产)
关于
5天前
更新
0
频次
29
题目数
分享
问卷网
有问题?问问AI帮你修改 改主题:如咖啡问卷改为奶茶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