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低碳生活实践现状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低碳生活实践现状的调查研究。“低碳生活”旨在减少日常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态度及具体实践情况,以期为高校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和环境教育提供参考。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整体分析,预计耗时约3-5分钟。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放心作答。        感谢您的支持与贡献!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Q1:您的性别是?

Q2:您所在的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及以上

Q3:您的学科门类是?

人文社科类
理工农医类
艺术体育类
其他

:第二部分:认知与态度

Q4:您如何评估自己对“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Q5:您是否了解“碳足迹”的含义?

非常了解,并能估算自己的碳足迹
比较了解,知道其基本概念
听说过,但具体含义不太清楚
完全没听说过

Q6: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低碳环保信息?(可多选)

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
学校课程、讲座或宣传活动
新闻客户端、电视、报纸
同学、朋友、家人交流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
其他

Q7:您认为以下哪些行为属于高效的低碳行为?(可多选)

购买节能电器
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节约用水用电
参与植树造林
都不太清楚

Q8:您认为推行低碳生活的主要意义在于?(请按重要性排序,最重要的排第1)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然环境
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自身健康,提升生活品质
节省个人开支
响应国家与社会号召

:第三部分:行为实践(量表题)

Q9:请根据您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的符合程度进行选择。

离开房间时,会随手关灯、关闭空调等电器。
会有意识地节约用水(如缩短淋浴时间、用水后拧紧水龙头)。
购物时,会自带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会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
在条件允许时,会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骑行。
践行“光盘行动”,尽量不剩饭剩菜。

:第四部分:影响因素与障碍

Q10:在您看来,以下哪些因素是促使您实践低碳生活的主要动力?(可多选)

个人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可以节省开支(省水省电省钱)
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
学校的宣传引导与氛围营造
社会媒体的宣传与倡导
国家政策的引导

Q11:您认为谁在推动低碳生活中应承担最主要责任?(请选择最重要的2项)

政府相关部门
企业与社会组织
学校与教育机构
个人与家庭
媒体

Q12:您认为,当前阻碍大学生更深入实践低碳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低碳生活方式不够便利或耗时费力
缺乏足够的低碳生活知识与技能
周围实践低碳生活的氛围不浓
学校提供的相关设施和支持不足(如垃圾分类设施不全)
认为个人力量微薄,难以产生影响
低碳消费成本较高(如环保产品价格贵)

Q13:当您想践行某项低碳行为(如垃圾分类)却未实施时,最主要的原因是?

觉得太麻烦,不方便
不清楚具体操作方法
周围人都没那么做,自己做了也没意义
学校/社区缺乏必要的设施支持
从未想过要实施

Q14:您是否愿意为环保产品(如可降解用品、节能电器等)支付比普通产品更高的价格?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如果差价不大
一般,持中立态度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第五部分:校园角色与未来意向

Q15:您认为您所在大学在推广低碳生活方面做得如何?

非常好,有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宣传活动
比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一般,宣传和设施都较为有限
不太好,几乎感受不到相关氛围
不清楚/没关注

Q16:您认为大学在促进低碳生活方面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请选择最重要的3项)

加强低碳环保知识普及教育(开设课程、举办讲座)
完善校园低碳设施(如完善的垃圾分类桶、节能灯、充电桩等)
举办低碳环保主题的社团活动或竞赛
制定并宣传校园节能节水公约
将低碳行为纳入学生综合考评的参考
食堂推广绿色健康、低碳的饮食
优化校园交通,提供更多共享单车/电动车

Q17:您参与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哪些低碳环保类活动?(可多选)

环保主题讲座、论坛
旧物回收、爱心捐赠活动
植树、清扫校园等劳动实践
低碳知识竞赛、海报设计大赛
地球一小时、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活动
从未参加过

Q18:未来一年内,您最愿意尝试或深化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请按意愿强烈程度排序,最愿意的排第1)

绿色出行(如更多步行/骑行,优先公共交通)
减少浪费(如更坚定地“光盘”,减少购买不必要物品)
节能节电(如更注意随手关灯,减少待机能耗)
循环利用(如更精准地进行垃圾分类,购买并使用二手物品)
绿色消费(如优先选择环保品牌,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
低碳饮食(如有意减少肉类摄入,选择本地当季食物)

Q19:您是否愿意主动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

非常愿意,并且已经这样做
比较愿意,有机会会尝试
一般,看情况而定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Q20:您认为,以下哪种激励方式最能促使您坚持低碳生活方式?

物质奖励(如节能补贴、环保购物优惠等)
精神荣誉(如学校表彰、颁发证书等)
看到明显的积极影响(如环境改善、节省开支)
便捷的设施与服务(如完善的垃圾分类系统、方便的共享单车)
朋辈影响(身边同学朋友都在做)

Q21:为了更好地推广低碳生活,您对学校、社会或个人有何具体建议?

填空1
问卷网
大学生低碳生活实践现状调查
关于
官方
来源
1天前
更新
1014
频次
26
题目数
分享